阅读

读得一些书

大鹏一日同风起

生活

大鹏一日同风起

昨天周六,是女儿回家充电的日子。早上打电话的时候,就要求早点去,站在显眼的地方等她。经过开学的这一个月,她也基本上适应了高中住校的生活,之所以这么个要求,其实就是想撒撒娇,甚至返校途中,要求车开的慢点亦然。这可以说是我们家的一个梗了,直指她当年上幼儿园时候说的一些话,这些东西本该消失在记忆,但是不经意间却在博客里记录了下来,然后成为一个梗,或许这就是个人博客存在的意义吧。 昨天又赶上入秋以来第一次明显的降温,西北风呼呼的,回城的路上,正赶上迎风,车速快的话,总感觉车子要飘起来,所以一路上都开的比较谨慎。古代人也早就熟悉了风的力量。李白曾写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就是风的作用,如果没有风,再牛B的大棚,也无法扶摇直上的。 庄子更是对风颇有研究,他说:“夫大块咦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

By laoliu

阅读

闲时多读佛经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似乎总是在追求更快、更高效的生活方式。这种背景下,短视频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的特点迅速占据了人们的闲暇时光。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短视频无法自拔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快节奏的娱乐方式,是否真的对我们的心灵有益? 不难发现,经常沉浸在短视频中的人,往往更容易脾气暴躁、耐心不足。对这个老刘是有亲身体会的,孩子只要有一段时间放松了对手机管制,她的脾气就会很坏。短视频的即时的满足感,无形中加剧了现代社会的浮躁氛围。人们在这种连续不断的刺激中,也更容易被外界的微小刺激所触动,导致情绪波动增大,老刘认为,现在很多人之所以戾气那么大,和短视频的普及不无关系。短视频的普及,或许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社会情绪浮躁的一剂催化剂。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度过闲暇时光,比如阅读佛经。一提及佛经,很多人可能会立刻联想到迷信、修仙得道等概念,这其实是对佛法的一种误解。佛法与佛教虽有联系,但二者并不等同。南怀瑾老先生在《楞严大义今释》说佛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宗教形式,包括出家、盖庙子、化缘、做法事等行为,而佛法既不是宗教的迷信,也不是哲学的思想,更不是科学的囿于现实

By laoliu

阅读

谈谈了凡四训中的八种善

《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黄(袁了凡)的著作,该书以家训的形式,传授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其中,袁老讲到的真善、伪善等的概念,确实令人振聋发聩,以至于净土宗的净空法师等都推荐弟子学习了凡四训,净空法师还专门录的有相关的讲座。其中,了凡先生所阐述的八种善,对于我们理解行善的真谛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真善与假善——探寻行善的真实动机 真善与假善的区别在于行善者的动机。真善是无私地利益他人,没有丝毫自私自利之心。即使表面看似严厉的批评或管教,也是出于真心关爱和期望对方成长。假善则相反,表面上一团和气,实则内心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种善行虽然暂时博得他人的好感,但长远来看并无多少实际益处。 二、端善与曲善——审视行善的纯粹度 端善是指出于纯正的济世利人心态去行善,不掺杂任何个人私欲。这种善行无论结果如何,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曲善则是在行善时夹杂着个人的目的,比如追求名声、地位等。这种善行虽然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但因其初衷不够纯粹,往往难以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三、阴善与阳善——观察行善的影响力 阴善是指那些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的善行。这些善行

By laoliu

阅读

使用Fcitx5 for Android,读《万历十五年》

最近女儿放假了,忙着辅导她的功课,毕竟初三了,加上期末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寒假是要努力的时候了。在这期间读书也少了,只读了《万历十五年》这本历史书,另外就是在看了1900的博客后,把手机的输入法改成了Fcitx5 for Android,并且安装rime插件,使用雾凇拼音词库;这样手机就和电脑使用同一个词库了。 手机安装并Fcitx5 for Android 在电脑上从去年开始就一直使用小狼毫输入法加雾凇拼音的词库,这个输入法开源,对隐私的保护好,并且词库很大,使用起来很准确,但是手机上的输入法一直不能让我满意。 使用过一段微信键盘,恶心与微信无孔不入的推广,所以弃用;后来又使用了一段时间Gboard。一是词库小,输入不准确,选词困难,二是一些表情颜文字之类的需要网络的支持,想舒服的使用手机就要时刻处于科学的状态。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不是很满意,就弃用了。也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Fcitx5 for Android,那时候刚开发出来不久,还没有rime插件,加上没有九宫格,也不得不放弃了。最后选择使用了华为的小艺输入法。这个输入法各方面中规中矩吧,也比较顺手,就一直在使用下去

By laoliu

阅读

人到中年话养生

今天早上称了一下体重,65.4kg。较10月份的70.2,下降了9.6斤。这两个月来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锻炼,没有节食,距离我的理想体重130.1斤还有几两的差距。这一切都是我两个月来采取养生的方法来实现的。我想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养生的概念 养生这个概念最早出自与《黄帝内经》。完整的说法是,春季养生,夏季养长,春季养收,冬季养藏。现在我们通常把关注身体健康的所有的生活方式统称为养生,其实是不全面的。 关于养生,西方国家的观念和我们传统的观念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观念更强调个体,比如锻炼身体、服用各种的营养素等。但是我们过简传统的观念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讲究天人合一。 例如,被西方国家所吹捧的冬泳,在中医看来绝对是对自身的摧残。中医认为人类不应该对抗自然,而应该根据自然的变化而调整人体这个小系统。 我是如何做的 行为方面 根据《黄帝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By laoliu

阅读

客观的谈谈徐文兵和《黄帝内经说什么》这本书

徐文兵可以说是一个网红的中医科普者,网上对他的评价争议很大,呈两极分化。爱他的人把他夸上天,几万的学费都是小菜,骂他的人都说他是骗子。 作为把这6本书的都看了一遍的读者,我觉得我是那个可以做一点评价的人。总体来说,这套书是一套非常不错的中医科普读物,只是夹杂了他的一些私货而已。就书中的内容,老刘总结如下: 完全胡说八道的言论 网上总结了不少他的言论,其实很多观点站在中医的角度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我觉得是他为了证明自己一些见识而做出的断章取义的言论,比如说,他解释愉快的愉。他说愉这个字,他说,愉这个字在古代专指性生活带来的快乐。并说诗经上有很多“愉愉如也”,就是男女在一起媾和的样子。我没有读过诗经,于是去搜索引擎搜了一下,没有找到诗经上的原句,但是找到了论语上的一句话: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枧,愉愉如也 ——《论语》乡党第十 按照他这个说法可随时了不得了,圣人是个老不正经的家伙了。这不是胡说八道嘛。其实论语里有这么一句话,就说明徐文兵关于这个字完全就是胡说八道,在古代愉如果真的特指性生活带来的快乐的话,论语里不可

By laoliu

阅读

前言 昨天晚上看徐文兵老师的《黄帝内经讲什么》这本书。开篇将黄帝“生而神灵”这句话的时候,提到了巫这个字。徐老师认为,巫在上古的时候,是一个最具有智慧的人,而现在一提到巫,我们想象到都是巫婆神汉等贬义的东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巫是什么? 徐文兵老师认为,“巫”字,上通天,下接地,两边的人一个代表活人,一个代表死人。也就是说,巫在古代是一个能沟通天地神鬼的灵媒,只有那么最聪明最敏感的人才能担当起这个重任。 另外他认为,在上古的年代,人的第六感是很敏感的,是能和与自然的。他说人既没有口抓之利,也没有很强的奔跑能力,更没有多强的繁殖能力,在没有发明工具以前,却能在险象环生的上古时代能生存下来,就是因为能和与自然这个能力有关。在危险到来的之前,能预感的危险,所以人族才能繁衍下来。 在甲骨文中,巫字是四个柱子加一个十字。知乎上有一篇文章,对巫字的来历也做了一番猜测: 当时,人族从山洞走出来,开始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遇到下雨只能去树林里多雨,有聪明人就在四颗树下,用树枝树叶之类的打了一个棚子,这个搭棚子的人就是巫。——巫的起源与衰落

By laoliu

易经

Miscellaneous Notes 1

本文整理自flomo,记录近一段时间读书笔记、自己的感悟以及其他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叫杂记! 读书 这段时间主要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南怀瑾老师的《老子他说》、罗伯特.赖特《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以及吴怡先生的《我在美国讲易经》。其中只有《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算是看完了,其他几本书都是在看,为什么会同时看基本书?是因为我发现,只看一本书,不容易记住书中的内容,几本书一起开,这本看一两章,那本看一两章,反而记忆的比较清楚。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这本书又名叫《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认知的真相》。作者试图从科学和心理学等方面阐述佛学中的一些术语,比如佛学中常用的无常、打坐、贪嗔痴等。 * 人的贪婪可能是基因进化自然选择的产物: 如果要让基因更好的传递下去,自然设计的基因应该是这样的: 1. 奖励给你快感或者满足感 2. 快感不是永久的,而是会很快消失 3. 下次需要花费更多的代价来获得同样的满足感 人的意识更习惯于关注目标实现带来的满足感,而不是满足感很快就会消退这件事。 为什么会嗔怪别人?为什么会有路怒症?为什么会突然发火?这可能也是基因带给我

By laoliu

阅读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

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书是在多看里的找的电子书,刚开始是无聊一看,后来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 本书是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刘烈茂所著,从社会和人生的角度分析里水浒中诸多人物的方方面面。如果你是一个水浒迷,这本书一定要看一看。 老刘看水浒传还是在初中的时候,记得当时是哥哥买回来了一套《古本水浒传》,这套路和市面上流行的书不同的是,后40回没有诏安,没有征辽,没有打方腊,当然英雄们也都还活着。后来高中的时候有大概的看了下后40回。虽然很多情节都是耳熟能详,但是和看三国等一样的是,很多细节的东西都不会详细去看,尤其里面的诗词。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开篇的一首诗里,竟然是把所有水浒好汉的外号都编了进去。 《林冲容忍的极限》一篇中,刘烈茂从林冲的社会地位和性格入手,一步步揭示林冲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 林冲的社会地位和优厚自足的生活决定他不会轻易走上反抗的道路。他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和社会地位,在高衙内等人的迫害下选择一再忍让。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高衙内调戏妻子,他忍了;被高俅陷害刺配沧州,他也忍了。他甚至天真地认为只要一纸休书把妻子休了就可彼此相安。可他哪里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高俅等人不

By laoliu

阅读

推荐一本渤海小吏的书——《楚汉双雄》

好久没有正经的推过书了,是因为这段时间一是读书确实很少,另一个方面是一直在看《黄帝内经写什么》这套书。只是这套书真的是有点长了,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读完。 昨晚上在和女儿的睡前互动中,女儿还是要求完飞花令,但是一时也找不到飞什么字,再加上她下午刚去打了第二针的疫苗,这次有点反应了,胳膊比较疼。人也有点没精神。所以,我给女儿说,要不给你读一段书吧。 于是翻kindle,找到了一本《楚汉双雄(中国古代史上桥段频出的8年….)》的这本书,书是@胡和先同学前几天再群里发的可以免费购买的书里搞的,之前本着不弄白不弄的原则。 灭六国后,嬴政面临着怎样的千古难题? 旧制度为什么无法搞定新的欲望问题?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没杀刘邦? 刘邦军事崛起的真正秘密是什么? 为什么千百年来只有韩信的“背水一战”成功了? 说实话,选这本书就冲着桥段去的。不过,给女儿读过第一章之后,觉得这本书还是不错的,是一本值得去读一读的书。尽管我还没有看完,老刘还是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原则,把它推荐的朋友们。 秦为什么会崩这个章节里,作者提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只有在中国大陆能形成大一统的局面? 坦率的说,这个

By laoliu

阅读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最近在读南怀瑾老先生讲的《金刚经说什么》的书。老刘以前对于佛经一直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感觉都是一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可是看了南老先生讲解后,发现其实,佛经其实就是讲的一种人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意境。佛经记录的是释迦摩尼对于弟子的教导的一些言论。佛经和《论语》是一类的经典。 另外一个对佛经敬而远之的心态在于,一直觉得佛经是外来的东西,特别是印度发生的一些事情,让老刘对印度没有多少好感,其实是老刘着相了,现在印度的佛教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印度人信仰的是印度教,和佛教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老刘以前一直觉得印度教就是佛教。而佛经经过中国古代这么多先贤的注解翻译吸收其他宗教(特别是道教)的精华等,已经完全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金刚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主张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于现实世界不应执著或留恋。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 百度百科 南老先生讲到什么是正信什么是迷信。正信如苏东波的这首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言而有信,但不要把事

By laoliu

阅读

床前明月光的“床”是什么意思?

早上女儿问我一个课外班的题,类似与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那种出一副画然后猜诗的那种。有几幅图挺好猜,但是有一副图是一个书生坐在一个栏杆边,抬头看着天空的月亮和女儿产生了争执。我说应该是“床前明月光”。女儿说这就没有床啊。我说,我的印象中,这个床字是应该井栏的意思。后来查了一下,关于这个床字,目前还有诸多的争执。 第一种说法:床通窗 意思是窗前明月光,还有解释成窗户纸的。但是老刘不认可这种说法,从杜甫的那首“窗含西岭千秋雪”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唐朝,是有“窗”这个字的,通假字只是没有这个字,用别的字来替代,这样来说的花,既然有这个窗字,那么就没有可能用床来替代窗。因此这种说法,老刘是不认可的。 第二种说法:床为胡床,也叫做马扎 意思是,诗人李白,拿个马扎在院子里坐着,然后写了这首诗。但是老刘也不太认可这种说法,因为从这首诗的第二句“疑似地上霜”来看,说明是一个远景,诗人看到远处,泛着白光,以为是冰霜。要是坐在马扎上看月亮的花,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