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跟着南怀瑾先生读易经Ⅱ--“时”与“位”

阅读

跟着南怀瑾先生读易经Ⅱ--“时”与“位”

我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可这八个字里,最关键的两个,其实就是“时”与“位”。 南怀瑾先生在《易经杂说》里再三强调的。他讲得很直白:不论是科学、哲学,还是人生万事,《易经》归根到底讲的,就是“时”与“位”这两个问题。 听起来有点抽象?那我们换个角度来看。 01|时不对,再好的东西也白搭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很有才华、眼光独到、也肯努力,可偏偏就是一直得不到机会。做生意,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想跳槽,总比别人慢一步;写的方案很棒,但偏偏项目黄了;买股票,总是踏错节凑。 这些情况,说白了就是:不逢其时。 一个人就算再优秀,如果没有遇到对的时间,终归难以发挥价值。 南怀瑾先生举了个例子: 一枚锈了又弯了的铁钉,谁都觉得是废物。但有一天台风过境,

By laoliu
跟着南怀瑾先生学易经(一)

阅读

跟着南怀瑾先生学易经(一)

最近开始看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最早接触易经里的文字大概是初一学鲁迅的《朝花夕拾》里面有:“上九,潜龙勿用”,后来才知道这是易经里的文字。学易经,首先要了解“易“这个字在易经中代表了什么。南怀瑾先生包含如下三个方面:不易、变易、简易。 变易:万物无常,唯变永恒 “变易”是《易经》最直观的哲学表达。南怀瑾强调,宇宙间一切现象皆处于 必变的状态,但这种变化并非无序的突变,而是渐变的积累。他以四季轮转、昼夜交替为例,说明自然规律中隐含的“变中有常”。 - 社会与人生的映射:人际关系、情感状态乃至时代潮流,均遵循“变易”法则。如南怀瑾所言:“男女感情、父子感情,一定会变,不变就不叫感情了。”这种变化观要求人们以动态眼光看待问题,避免固守成见。 - 《易经》的辩证启示:卦象的爻变(

By laoliu

易经

Miscellaneous Notes 1

本文整理自flomo,记录近一段时间读书笔记、自己的感悟以及其他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叫杂记! 读书 这段时间主要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南怀瑾老师的《老子他说》、罗伯特.赖特《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以及吴怡先生的《我在美国讲易经》。其中只有《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算是看完了,其他几本书都是在看,为什么会同时看基本书?是因为我发现,只看一本书,不容易记住书中的内容,几本书一起开,这本看一两章,那本看一两章,反而记忆的比较清楚。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这本书又名叫《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认知的真相》。作者试图从科学和心理学等方面阐述佛学中的一些术语,比如佛学中常用的无常、打坐、贪嗔痴等。 * 人的贪婪可能是基因进化自然选择的产物: 如果要让基因更好的传递下去,自然设计的基因应该是这样的: 1. 奖励给你快感或者满足感 2. 快感不是永久的,而是会很快消失 3. 下次需要花费更多的代价来获得同样的满足感 人的意识更习惯于关注目标实现带来的满足感,而不是满足感很快就会消退这件事。 为什么会嗔怪别人?为什么会有路怒症?为什么会突然发火?这可能也是基因带给我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