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占田园决生败子

前几天看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的时候,法师提到了一本名字叫《格言联璧》的书,说这边书是他的手边书,时常会翻阅。于是我就在微信读书了找到这本书看下。

这本书类似于《增广贤文》,但是比前者文言文的成分更多一些,所以不是太适合孩子启蒙的适合使用,因此也流传的不广。本书为清代学者金缨所编。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丽藻等十一类,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可以说是一座包罗万象的格言宝库。我们耳熟能详的“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就是出自本书。

当我读到 "谋占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这句格言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写下了“金玉良言,古人诚不欺我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身边就实实在在的见证了这样的事情。

我家路边有一片荒地,之前是我家的菜园,我和我哥毕业后都留在了城市,老妈也去了老爸工作的城市定居,所以菜园也就荒了下来,后来村里的经济发展了,这条路也变成了一天主要道路,路边的那块荒地让我堂哥看上了,没吭声,先斩后奏拉了砖头就要建房子,村里人告诉了我爸妈,给他打电话制止了他。他又找到我叔叔说情,承诺一个月给100块钱的租金,最后我爸妈也拗不过,主要也是他自己的侄子,就答应了他,结果到现在马上20年了吧,租金也没见,啥也没有。这不就是谋占别人家的田园吗?

接下来就要讲讲他的儿子,简直就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够,和村里的人,同时去的江苏开厂子,人家现在都是干的红红火火的,就他赔的一塌糊涂,天天喝的醉醺醺的,还喜欢惹是生非。我堂哥现在都快70岁的人了,和嫂子两个月包了几十亩的地种中药,天天忙的脚都不粘底,弄点钱都给他儿子霍霍了。他不忙还不行,下面还有孙女孙子要养呢

至于再下一代,孙女刚考上大学,还算不错,孙子去年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上了半年职高,又不上了,现在去县里的一个啥学校在上学,至于以后会怎么样,谁也不敢说。

看多了佛家的经典,老刘现在很信因果,至于会不会有来生,这个谁也不知道,但是现世报的例子就有很多,因果并不是一个迷信的东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做的什么因一定会产生什么结果,这就是因果的真相了。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就不会在生活种去种下恶因。

类似的书经常翻翻,内心时常的警醒自己,凡事不可占人便宜,老刘总结为万物守恒定律,你占了多少便宜,就有人吃了多少的亏,你就欠了别人多少的因果。于己共勉!

Read more

天上有雨,未落人间——说说《需卦》

天上有雨,未落人间——说说《需卦》

《易经》六十四卦中,《需卦》排在第五。 前面几卦,乾坤是天地之本,屯是起步之难,蒙是启蒙之初,到了第五卦——《需》——天地间万象已动,人也有所思、有所欲,但偏偏,这一步还不能迈出去。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等,不是停,是蓄。 卦象:天上有云,水未落 需卦的卦象是:上坎(☵,水)下乾(☰,天)。 水在天上,正是积雨之象。我们站在地上,仰望天空,望着那片厚厚的云,知道它迟早会落雨,但此时此刻,还未滴下哪怕一丝甘露。 这就叫“需”。 你知道目标在前,力量也已在身,但时机未到,不能躁进。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已经准备好了,但世界还没准备好接住你。” 这不是消极,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

By 老刘
小米SU7又出事了,我们到底该怪谁?

小米SU7又出事了,我们到底该怪谁?

6月11日晚上,郑州街头,一辆小米SU7失控连撞十几辆车——电动车、小轿车都没躲过,车头几乎报废,现场一度混乱不堪。更早之前,安徽那起SU7高速起火致三人死亡的事故也还没从大家脑海中淡去。 姑且不说到底是不是智能驾驶的原因, 也有很多它的粉丝说比亚迪出事多少多少,归根到底还都是电车的问题,那么电车怎么老出事? 是车太猛?人太嫩?还是对“智能驾驶”理解太美好? 动力太猛,新手真心顶不住 先说车。SU7有多猛?顶配版零百加速2秒多,马力直接干到1000匹以上,这种性能放在燃油车里,那就是超跑级别。 但问题是,买它的大多是年轻人,很多是人生第一辆车,甚至有的刚拿驾照没多久。这种“猛兽”配“新司机”的组合,说实话,确实危险系数高。一脚电门下去,车先冲出去了,人还没反应过来。 郑州这次的女司机,就是刚提车不久。车一失控,根本刹不住。不是她不会开,而是这车给新手的容错空间实在太小了。 智能驾驶不是“放手驾驶” 再说智能驾驶。小米宣传的NOA、

By 老刘
站在新高考的起点:对两年后女儿的期许

站在新高考的起点:对两年后女儿的期许

2025年的高考今天落幕,这是“3+1+2”模式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从改革到首考,从认知到实践,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测量,更是一种教育方向的宣示。 作为家长,我对这次高考有三点深刻感受: 一、语文卷:不再“刷题”,更考“立志与思辨” 今年全国卷一作文聚焦“民族魂”,从老舍、艾青、穆旦的文字中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情怀的不同方式 。考题不仅强调情感共鸣,也要求结构逻辑清晰,表达真诚、语言自然流畅 。 这道作文开放而不空洞:任何有生活、有思考的学生,都能找到表达路径;但能够精准逻辑、有独立见解,并融入素材,便是真高分。 这使我明白,真正的语文能力,不在于套路,而在于“你是谁”——有温度、有思想、有立场。 二、历史题:文言与史料,强调跨学科理解 今年历史全国卷大量使用文言史料,并引导学生依据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评析与判断

By 老刘
荔枝路远,道在人心——从《易经》看李善德的一生

荔枝路远,道在人心——从《易经》看李善德的一生

马伯庸的小说《长安的荔枝》及其改编剧集,看似讲述一场跨越千里的荔枝运输奇旅,实则以小人物的遭遇折射盛唐末期政治、社会、文化的真实图景。主人公李善德,这位从九品小吏,在完成“运荔枝”这一看似荒诞实则关乎权力的任务中,演绎出一部小人物在大时代中如何“知命”、“尽性”、“归真”的命运史。 本文尝试以《易经》的视角,借其卦象与哲思,还原李善德的命运轨迹与精神转化。 一、《屯卦》:困中求进,命运起始 卦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象征万物初生,动荡未定。李善德身为地方文吏,无权无势,却在极为不利的局势中被委以“千里送荔枝”之命——这是危也是机。他组建了一支临时小队,历经风雨山川、盗贼瘴气,表面是传荔枝,实则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这正是“屯”卦中的“利建侯”

By 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