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liu

laoliu
节气里的智慧

生活

节气里的智慧

又到了一年的农历七月。 天气不再像盛夏那样燥热,夜晚多了一丝凉意。四季轮回,寒来暑往,在不知不觉间,年景又走过了一大半。 小时候,我总觉得夏天的热是没有尽头的。那时候别说空调了,连电扇都都没有,白天热得人心浮气躁。于是,我常忍不住问母亲: “啥时候能凉快啊?” 母亲总是笑着说:“快了,快了,到七月就凉快了。” 接着她就会念叨几句顺口溜似的谚语: * “交了七月节,夜凉白天热。” * “交了八月节,就晌午头一会热。” * “交了九月节,一热也不热。” * “交了十月节,下雨就下雪。” 这些话没有气象数据,没有科学仪器,却能准确地描摹出气候的变迁。小时候不懂,只觉得母亲念叨的很有趣。长大后才明白,那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世世代代人们的经验总结,是生活里最实在的智慧。 很多时候,这些古老的谚语比天气预报还灵验。它们伴随着农耕社会的节奏而来,帮助人们安排农事,也抚慰人们对季节更替的期待。 其实,不只是“交七月节,夜凉白天热”,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候歌谣:南方人看梅雨,北方人盼秋凉,西北人识得风沙,

By laoliu
折腾杀毒软件的一点感想

齐物

折腾杀毒软件的一点感想

这几天,我一直在折腾各种杀毒软件。事情的起因,是一个熟人单位里发生的一起网络诈骗。单位里一位员工因为点击了不明链接,不小心中毒,黑客随即接管了他的钉钉账号。接下来就是老套路:建群、拉人、冒充发工资补贴,让大家输入银行卡号。可别小看这招,受害的人不少,听说损失最大的一位,损失相当的严重。 这件事让我再次意识到,网络安全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风险。尤其最近“银狐木马”在网上泛滥,更让我觉得杀毒软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为什么折腾杀毒软件? 很多人都说现在病毒少了,而且Windows自带的杀毒软件也足够了,说实话,现在很多新型木马的第一步,就是要绕过 Windows Defender,所以单纯依赖 WD,并不能让人放心。这几天,我几乎把主流的杀毒软件都试了一遍: * 腾讯 IOA 基础版:资源占用少,系统流畅;智能弹窗过滤很安静;没有广告;还能后台一键部署到家里的几台电脑;关键是免费(能免费部署500台),而且是腾讯重点发展的项目,检测能力还行,其出身让人感觉不如360等专业的杀毒软件让人心安。 * 360

By laoliu
开箱|媳妇的华为 Watch Fit 4

生活

开箱|媳妇的华为 Watch Fit 4

媳妇前段时间去南京学习,回来跟我说起一件事:她的同学戴的手表居然能直接接打电话。她说起的时候眼神里有点心动。她平常其实不太喜欢戴这些东西,更结婚没多久的时候,说想要一块手表,也就戴了一段时间,就收藏了起来了。前几年给她买了一只荣耀手环 7,她戴过一阵子,后来也不戴了。 之所以现在又提出来,大概是和她最近工作有关,最近她们科新开了中医护理门诊,有不少患者是冲着她的刮痧来的,所以有时候满手都是刮痧油的情况下,有电话进来的时候,再取手机确实也不太方便。 于是我在京东上搜了一下。没想到就发现了华为 Watch Fit 4 ——白色的表带,颜值简洁大方,价格也不算离谱,不到 800 块钱(如果有国补的情况下,还能便宜不少)。几乎一下就戳中了她的需求,于是毫不犹豫下单。 开箱过程 快递很快,盒子不大,正面是手表的渲染图。拆开之后,里面的东西也很简单: * 手表本体 * 白色硅胶表带(已经装好) * 充电线 * 使用说明书 说实话,这条 充电线还挺让我惊艳的。磁吸式的圆形接口,

By laoliu
粮票里的父爱

随笔

粮票里的父爱

前几天在博客群里闲聊,话题莫名其妙地扯到了粮票。我随口说了一句:“当年我爸把全国的粮票攒着不舍得用,说是为了给我和我哥上大学的时候用。”阿均半开玩笑地说:“整理一下这个故事吧,也挺有意思的。”我心里一动,其实不久前还听我爸抱怨呢:“当年给你们攒的粮票,其实也没怎么用上。” 说到粮票,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没见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粮食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按票供应的。手里有粮票才能买粮,没有就只能干着急。那时候的粮票分两种:地方粮票和全国性粮票。地方粮票只能在本地用,而全国性的粮票可以全国通用,更珍贵。 我爸攒的,就是全国粮票。他考虑到我和我哥上大学,不一定会留在甘肃,怕我们去外地没粮票买粮,饿肚子。他省吃俭用,把这些全国粮票默默积攒起来,为我们未来的温饱留着。想象他每天回家,把一张张小票叠好放进抽屉里,那画面真是朴素又让人心安。 求学的道路上,其实父母一直在鼓励我们。父亲看到单位新分来的大学生待遇非常好,意识到知识和学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家从祖辈开始都没有什么学问,所以望子成龙的期望特别重。放假的时候,除非是集中性的农活,比如收种庄稼、施肥这些有时效的农活,平常的象除草这些活儿都不让我

By laoliu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随笔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前几天朋友送了一箱黄桃,一次性吃不了那么多,慢慢的桃子就有点发软,这两天吃桃子的时候,屡屡遇到外表鲜亮,啃两口发现里面已经变质的桃子。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一句忘了从哪里看到的话——“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查了一下资料,出处应该是苏轼的《范增论》。苏轼借楚汉相争,感叹项羽失天下并非因为范增未被重用,而是因为项羽自己内部的问题。于是写道:“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意思是,万物的败坏,必然从自身腐烂开始,外来的虫子不过是乘虚而入;人的失败,往往是自己心中先起疑念,外来的谗言才有了可乘之机。桃子如此,世间又何尝不是? 一颗桃子,即便外皮光鲜,若果肉先行腐坏,虫子自然会滋生。虫并不是腐烂的原因,而是腐烂的结果。真正决定一颗桃子命运的,不在于外表多么饱满,而在于内里是否坚实清新。 历史上的王朝也是如此。唐宋明清,无不曾强盛一时,但当内部积弊滋生、腐化蔓延时,再坚固的城池也难以自保。外敌入侵只是导火索,真正的根源是自身的腐朽。 组织亦然。一个团队,如果内部保持团结向上,足以抵御风雨;

By laoliu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茶文化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周末收拾店内的东西,无意中翻出一个纸袋。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块普洱茶饼。这块茶饼是媳妇她表哥送的。刚拿到手时,我兴致勃勃地撬下一点泡来喝。慢慢地,三两次、五六次,一块完整的茶饼就被消耗掉了一半。后来是因为茶壶被摔坏了,改用玻璃杯泡绿茶,也就放在那了。都说普洱茶的妙处,就在于它“越陈越香”。这两年,它是不是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呢? 茶汤里的岁月 普洱分为生普和熟普。生普茶汤清亮,滋味苦涩中带着一丝清甜,回甘悠长,那是岁月的原味,直接而真切。熟普则是经过人工发酵,褪去了青涩,变得醇厚温润。茶汤红浓明亮,入口顺滑,带着独特的陈香,仿佛一位历尽风霜的长者,沉稳而内敛。我这一块,是熟普。撬下一点,用开水冲泡,茶汤渐渐转为红褐色,透着微微的枣香。轻轻啜一口,醇厚顺滑,温润入喉。这不只是一杯茶,更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菩提的光泽 喝茶的时候,瞥见了柜子里的那一串星月菩提。那是2015年买的,这些年不知不觉间,

By laoliu
也谈修行

生活

也谈修行

谈起“修行”,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仙风道骨的修行者,在深山古刹中盘腿打坐,运转真气,甚至施展飞天遁地的法术,最终炼成金丹元婴,羽化登仙。这些神秘而遥远的幻想,构成了我们对“修行”最初的认知。然而,真实的修行,并非如此玄奇。它没有那么多的神秘幻象,更不需要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超能力。 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修行,其实很简单,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行,不是为了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不是为了达到某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它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听起来似乎少了些传奇色彩,但却更加脚踏实地,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不必远赴深山,也不必遁入庙堂。真正的道场,就在我们每日的起心动念、言语行动之中。你每一次对烦恼的宽容,对错误的自省,每一次善意的举动,每一句温暖的话语,都是在修行。修行,其实就是我们与自己内心不断对话、不断优化的过程。 修行的核心:修心修行 “修”就是修正,“行”就是行为。

By laoliu
8月15日:愤怒,是民族的清醒

随笔

8月15日:愤怒,是民族的清醒

今天是8月15日,1945年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侵华八年的枪炮声终于停下。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一天并不是结束,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开始承受、记忆、传递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这个暑假,我带着女儿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冰冷的展厅里,陈列着泛黄的照片、锈蚀的刺刀、炸塌的城墙和房屋、累累的白骨以及被侵略者捏碎的生活。三十万无辜的生命,就这样被屠戮殆尽。他们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有名字、有家人、有笑声的人。站在那里,你能感到一种压抑到窒息的痛。 最让人作呕的是,今天的日本,依然有人厚着脸皮否认这一切。那些所谓的“右翼政客”与历史修正主义者,嘴巴里喊着“和平”,手上却捧着靖国神社的牌位,在战争罪犯的牌位前鞠躬。他们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细菌战,否认活体解剖,好像只要嘴硬,历史就能被他们的谎言抹去。这样的悔改?根本不存在!这是对死者的二次谋杀,对历史的赤裸挑衅。 731部队——人类历史的地狱工厂 更别忘了731部队,那是人类史上最冷血的地狱工厂。活人当实验品、细菌当武器、

By laoliu
心斋,不只是“吃素"

随笔

心斋,不只是“吃素"

我们常说“吃斋”,往往把它理解成不吃肉,甚至干脆把它等同于素食主义。久而久之,“斋”在日常语言里,就变成了餐桌上的事。可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荤与肉,并非一回事 在今天的口语里,“吃荤”往往被理解成吃肉,“吃素”就变成了不吃肉。但在传统佛教和道教戒律里,“荤”和“肉”是两码事。 * 荤:指的是带有刺激性的蔬菜类,比如大蒜、葱、韭菜、洋葱、兴渠(音qú,一种古代的调味菜)。这些食物虽然是植物,却能刺激人的感官与生理,容易引动欲念,所以修行人戒“荤”。 * 肉:就是动物的肉类,包括红肉、白肉、海鲜等。不吃肉,是另一条戒律,常与“戒杀生”或“清净口业”相关。 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不吃荤但吃肉,也可以不吃肉但吃荤;

By laoliu
茶香里的岁月

随笔

茶香里的岁月

相较于咖啡,我始终更愿意喝茶。咖啡不加糖时,只有一种单纯的苦味;茶,却是先苦后甘,回味悠长,如同人生里那些不动声色的温柔。 我与茶的缘分,要追溯到八九岁。那时,家里有父亲买回的茉莉花茶,香气清幽,像一阵不经意的春风。家里还珍藏着两只瓷茶杯,白底青花,一般只有有客人来时才会拿出来用。倒也不是怕给弄坏了,是因为在那时候的农村,很少有人有喝茶的习惯,口渴了都是拿起饭碗倒上一碗水,这在河南很多时候都称之为茶。 河南人称很多东西都为茶,比如,两人在路边相遇,问候一声,恁喝罢茶了没?这个茶是指的晚饭。很多时候,去别人家,都是倒上一碗白开水,主人热情的说,来喝点茶。当然也有真正的茶,但是河南人一般称之为茶叶茶。另外,河南还有很多茶,红薯茶,辣萝卜茶,鸡蛋茶,胡萝卜茶…..写到这里,忽然意识到,河南人称晚饭为茶,可能就是和红薯茶这些有关,老辈子一般晚饭吃这些比较多。 我和哥哥一般趁母亲去地里干活的时候,从柜子里取出茶杯,抓点茶叶,倒上热水,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