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不敢多想的人事
人这一生,总会有那么几样东西,轻轻地飘在心里,既不落地,也不散去。它们从不喧哗,却在你某个疲惫的午后、某段仓促的旅途、或一场春雨之后,悄然浮现。我们给它起了个好听又带点哀伤的名字——白月光。
说白了,白月光其实是一种遗憾。它是你没能在那个时刻再多靠近一步的那个人,是你童年某一段被记忆滤镜柔化了的光景,是你长大之后每次归乡都觉得“哪里不一样了”的那种熟悉感错位。它不一定高贵,不一定完美,甚至不一定真实。它只是你在现实生活磕磕绊绊之后,为了安顿自己那颗不肯妥协的心,编织出来的一个安静的幻影。
初恋的情人也许早已在朋友圈晒娃,但你记得的是她笑起来像月亮弯弯;童年的伙伴可能连名字都模糊了,但你记得那棵老槐树下的影子,总是比黄昏先到一步;而故乡,像一幅始终未完成的水墨画,留白处最多,也最撩人心绪。
夏丐尊在《春的欢悦与感伤》中写道:
“前几天吃到油菜心和马兰头的时候,我不禁起了怀乡之念,想起故乡的春日的光景来。我所想的只是故乡的自然界,园中菜花已发黄金色了吧,燕子已回来了吧,窗前的老梅花已结子如豆了吧,杜鹃已红遍了屋后的山上了吧……只想着这些,怕去想到人事。因为乡村的凋敝我是知道的,故乡人们的困苦情形我知道得更详细。”
这段文字读来极静,却有极深的哀愁。他不愿去想人事,因为想了,人就要面对生活的锈迹斑斑——那些苦难、冷漠、失落与无力。风景可以凭记忆修饰得美轮美奂,而人事却总让人心惊。
我们心中的白月光,往往也是这样。它不是现实中的人,而是回忆中的某一束光。你怕多想,因为一想细节,就露了馅儿——那人其实没那么好,那事其实早就破碎。你怕接触,是因为你明白:真实太沉,幻想才轻。
有时候,我们不愿把白月光说出口,不是因为它神圣不可侵犯,而是怕说破了,它就碎了。就像你一直珍藏的那封信,拆开看也许不过几句寒暄,但未拆之前,它能让你在每个灰暗日子里安慰自己一会儿。
所以白月光不是用来追的,它只是存在,用来提醒我们,曾经也认真地爱过、相信过、等待过,那是我们人生中最真诚的一段光。
我们终究要生活在现实里,但每个人心里,留一束白月光,也许是对抗庸常最温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