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还是无用?

最近博客群里看到这么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少折腾一些时间管理、笔记软件、个人提升等等这方面的工具,应该把时间放在实现自己目标的地方。

其实这么说也没错,现在这类的工具是层出不穷,有All in one的,有专注于某一个方面的,作为吃瓜群众,往往挑花了眼,试试这个,玩玩那个,最终的结果是,哪个软件都存在不如意的地方。从这方面说,这是对的,我们都知道过犹不及,适可而止。但是往往却把握不到这个度。极在哪里?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

话又说回来,对于折腾软件这个事,也完全没有必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加以指责,“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就像有人爱好喝酒,有人喜欢喝茶,有人迷恋无线电,有些人就喜欢折腾一些软件,作为一种爱好,只要没有妨碍到他人,能从中得到乐趣,这也就够了。

之所以有这些争论,无非是觉得关注于软件没有用罢了。但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同样的是事物对不同的人的结果就不会相同。作为垃圾扔掉的饮料瓶、包装袋,在收废品的大叔眼里都是宝贝,在贝尔的眼里都是救命的家伙。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要做无用的事,看会闲书可能就被认为是浪费时间,我上学的时候,语文成绩一直都不错,不管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一般都能得到高分。用现在的教育理念来看,可能不是我有天赋,而是我看了很多“无用”的闲书。从三年级的时候开始,陆陆续续就开始偷看父母借回来的小说,什么《岳飞传》、《杨家将》古龙、金庸的武侠小说,作文书,甚至去姥姥家去,舅舅弄的《半月谈》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现在金庸的小说被称为经典、四大名著也作为中小学生必读的课外书,在我们那个年代是不可想象和理解的事,我上学的时候无用的书,现在竟然有用了,可惜变成有用了之后,孩子们都不愿意读了。

不光是上学的时候,包括就业后,在读书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的把书分为有用的书和无用的书。通常能自己觉得能帮助自己赚钱的书都是有用的,其他的都是无用的。结果看了不少有用的书,该没赚到钱还是没赚到,反而是一些原本觉得无用的书在自己低谷的时候帮了自己一把。

上班的时候,拼命的想展现自己的价值,这也会弄,那也会搞,结果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不说,升职的时候可能别人,项目出错后背锅的可能是你。

庄子曾经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很有名的木匠的弟子路过一个庙,看到庙里有一颗很大的树,就问木匠说,这棵树怎么长的这么高大,木匠给他说:这种树,做桌子板凳材质太软,容易腐蚀,也无法做为建房子的木料。因为它还有能让人乘凉的作用,它就被保留下来了,而那些能用的树木,都被砍掉用来使用了。

所以说,如何做一个无用之用的人,才是人生的智慧。

Read more

茶香里的岁月

茶香里的岁月

相较于咖啡,我始终更愿意喝茶。咖啡不加糖时,只有一种单纯的苦味;茶,却是先苦后甘,回味悠长,如同人生里那些不动声色的温柔。 我与茶的缘分,要追溯到八九岁。那时,家里有父亲买回的茉莉花茶,香气清幽,像一阵不经意的春风。家里还珍藏着两只瓷茶杯,白底青花,一般只有有客人来时才会拿出来用。倒也不是怕给弄坏了,是因为在那时候的农村,很少有人有喝茶的习惯,口渴了都是拿起饭碗倒上一碗水,这在河南很多时候都称之为茶。 河南人称很多东西都为茶,比如,两人在路边相遇,问候一声,恁喝罢茶了没?这个茶是指的晚饭。很多时候,去别人家,都是倒上一碗白开水,主人热情的说,来喝点茶。当然也有真正的茶,但是河南人一般称之为茶叶茶。另外,河南还有很多茶,红薯茶,辣萝卜茶,鸡蛋茶,胡萝卜茶…..写到这里,忽然意识到,河南人称晚饭为茶,可能就是和红薯茶这些有关,老辈子一般晚饭吃这些比较多。 我和哥哥一般趁母亲去地里干活的时候,从柜子里取出茶杯,抓点茶叶,倒上热水,

By laoliu
自由、信号与风险管理

自由、信号与风险管理

研读南怀瑾先生的《易经系传别讲》,读到《解》卦六三爻时,看到孔子在《系辞上传》中的一段话: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是故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这一段话,让我想了很久。“慢藏诲盗,冶容诲淫”这两句,单独拎出来,很容易让现代人产生误解,尤其是在强调穿衣打扮自由的今天。有人会觉得,这是不是古人对女性的指责?是不是一种束缚个人表达的说辞? 但如果放在《易经》的语境里去看,它并不是要去限制谁,而是在提醒一个社会性的事实——任何行为,都是一种信号,而信号一旦发出,就会被他人以自己的方式解读。解读的过程,不由你掌控。 《雷水解》六三爻的爻辞说: 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背着重物又坐车,是一种姿态上的矛盾:

By laoliu
Ghost 博客与 Mailgun 邮件服务申请全流程

Ghost 博客与 Mailgun 邮件服务申请全流程

Ghost 的邮件系统与 Mailgun 深度集成,如果想要在 Ghost 上实现邮件订阅、密码找回、通知等功能,申请一个 Mailgun 账户几乎是必选项。好消息是——Mailgun 已经恢复免费套餐,每天可发送 100 封邮件,对个人博客来说完全够用,而且现在验证信用卡不再是必需。坏消息是——Mailgun 的风控依然非常严格,尤其是中国大陆用户,注册和解封过程可能会比较“曲折”。下面是我亲身踩坑并最终申请成功的全过程,希望能帮到你。 1. 中国大陆能正常访问,但注册有坑 Mailgun 官网在中国大陆是可以直接打开的,但注册过程中会遇到两个大坑: 1. 不挂梯子 → 验证码加载不出来注册页的验证根本就不显示,导致注册按钮点不动。 2. 挂了梯子 → 手机号与 IP 不匹配触发风控注册时需要验证手机号,如果你的 IP 地址(梯子出口)与手机号所在地区不一致,就很容易被判定为风险账号,触发临时封禁。

By laoliu
说话,是世界上最轻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

说话,是世界上最轻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

昨天继续研习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看到《易经·系辞上传》的一段话: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这段话放在两千多年前,已经算是对信息传播极限的高度描写了——在一个没有网络、没有印刷术的时代,孔子就已经意识到:话是有传播力的,而且可以影响到你看不见的人。 他用“枢机”来比喻言行的重要性。枢机是门轴,平时不起眼,但门的开合全在它一动之间。言行之于一个人,也是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成就一生的名誉,也可能带来一世的羞辱。 佛家讲“不妄语”,涵义更广:不仅不能撒谎,还要避免虚夸、恶口、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