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众生皆苦?

按照佛教的说法,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名字是婆娑世界,也就是说,可堪忍受的世界,不完美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众生都生活在苦海之中。有人说了,佛说的不对,我现在的生活就很幸福呀,身体健康,没有外债,夫妻和睦,儿女懂事......,哪有什么苦头吃哟,或者说,你看看那某思聪,天天当新郎、爷爷入洞房,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天天都在快乐之中,哪来的苦?

无常故苦

很多人都认为佛家的思想是一种消极的思想,但其实佛教所强调的“苦”,并不是为了让人产生消极、悲观的态度,而是为了引导人们正视生命中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寻求解脱之道。现在的身体健康不代表以后就不会生病,现在的荣华富贵可能转眼就是一场空。佛的观念是,首先人要认识到苦的根源是人生的不彻底,不圆满,并且有方法可以是人生变得圆满。就像医生治病,必须知道自己病了,才会去看医生。

佛法对苦的分类

  • 行苦:是指修行的人,修行到一定的境界后,因为有为法的不究竟,不圆满,而产生的苦,成为行苦,”行,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而无刹那常住安稳。见诸法无常,而感逼恼,称为行苦“
  • 坏苦:曾经拥有的失去的痛苦
  • 苦苦:人生遇到的各种困难所带来的苦

苦是怎么来的?

苦是如何来的呢?佛学认为有从以下的八个方面,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

生老病死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要面对的共同的问题,庄子也曾说:”方生方死“,人一生下来,面对的就是死亡,无非时间长短罢了,

这个世界的主旋律也是别离,这几天女儿刚刚上了高中,住校,一周回来一次,对女儿来说别离的苦是目前最大的苦了,我和女儿说,其实人生就是别离,你现在只是和我们的小别离,你在幼儿园之前,和爸爸妈妈形影不离、上了小学初中之后,每天和爸爸妈妈别离一次,高中了每周别离一回,等到你上了大学,半年离别一次......但最终,你和爸爸妈妈是会永远的离开你的。现在的小离别就是在让你适应以后的大离别。说的有点伤感,但确实事实。我们也只有认识到这个事实后,才有可能去寻找可以永远在一起的办法。

怨憎会、求不得亦是如此。

所以,佛所说的苦不是我们认为的苦,佛经上说:“无常故苦”,这个世界是因为无常,所以才是苦的。那什么是无常呢?希阿荣博堪布在《次第花开》中说:

无常

时间刹那不停地流逝,冬去春来,花开花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这就是无常。无常乃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可是人们往往要到迫不得已的时候,突然遭受变故、生病、别离,才会去注意它的存在,所以人们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

正因为一切都在变化,而我们都想要恒常,想要把美好的东西都定格到一个位置,或者想要把握变化的结果而不能,就会产生上述说的那些情绪。因此,我们要熟悉无常,正视而不是应该逃避,逃也逃不了,这样事情当真发生的时候,你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也就不那么痛苦了。

当然,这样还是不能圆满,彻底的摆脱苦,要想人生圆满只有把苦因除去才行,佛法叫作常乐我净,这样就有了一个究竟圆满的人生。

Read more

茶香里的岁月

茶香里的岁月

相较于咖啡,我始终更愿意喝茶。咖啡不加糖时,只有一种单纯的苦味;茶,却是先苦后甘,回味悠长,如同人生里那些不动声色的温柔。 我与茶的缘分,要追溯到八九岁。那时,家里有父亲买回的茉莉花茶,香气清幽,像一阵不经意的春风。家里还珍藏着两只瓷茶杯,白底青花,一般只有有客人来时才会拿出来用。倒也不是怕给弄坏了,是因为在那时候的农村,很少有人有喝茶的习惯,口渴了都是拿起饭碗倒上一碗水,这在河南很多时候都称之为茶。 河南人称很多东西都为茶,比如,两人在路边相遇,问候一声,恁喝罢茶了没?这个茶是指的晚饭。很多时候,去别人家,都是倒上一碗白开水,主人热情的说,来喝点茶。当然也有真正的茶,但是河南人一般称之为茶叶茶。另外,河南还有很多茶,红薯茶,辣萝卜茶,鸡蛋茶,胡萝卜茶…..写到这里,忽然意识到,河南人称晚饭为茶,可能就是和红薯茶这些有关,老辈子一般晚饭吃这些比较多。 我和哥哥一般趁母亲去地里干活的时候,从柜子里取出茶杯,抓点茶叶,倒上热水,

By laoliu
自由、信号与风险管理

自由、信号与风险管理

研读南怀瑾先生的《易经系传别讲》,读到《解》卦六三爻时,看到孔子在《系辞上传》中的一段话: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是故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这一段话,让我想了很久。“慢藏诲盗,冶容诲淫”这两句,单独拎出来,很容易让现代人产生误解,尤其是在强调穿衣打扮自由的今天。有人会觉得,这是不是古人对女性的指责?是不是一种束缚个人表达的说辞? 但如果放在《易经》的语境里去看,它并不是要去限制谁,而是在提醒一个社会性的事实——任何行为,都是一种信号,而信号一旦发出,就会被他人以自己的方式解读。解读的过程,不由你掌控。 《雷水解》六三爻的爻辞说: 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背着重物又坐车,是一种姿态上的矛盾:

By laoliu
Ghost 博客与 Mailgun 邮件服务申请全流程

Ghost 博客与 Mailgun 邮件服务申请全流程

Ghost 的邮件系统与 Mailgun 深度集成,如果想要在 Ghost 上实现邮件订阅、密码找回、通知等功能,申请一个 Mailgun 账户几乎是必选项。好消息是——Mailgun 已经恢复免费套餐,每天可发送 100 封邮件,对个人博客来说完全够用,而且现在验证信用卡不再是必需。坏消息是——Mailgun 的风控依然非常严格,尤其是中国大陆用户,注册和解封过程可能会比较“曲折”。下面是我亲身踩坑并最终申请成功的全过程,希望能帮到你。 1. 中国大陆能正常访问,但注册有坑 Mailgun 官网在中国大陆是可以直接打开的,但注册过程中会遇到两个大坑: 1. 不挂梯子 → 验证码加载不出来注册页的验证根本就不显示,导致注册按钮点不动。 2. 挂了梯子 → 手机号与 IP 不匹配触发风控注册时需要验证手机号,如果你的 IP 地址(梯子出口)与手机号所在地区不一致,就很容易被判定为风险账号,触发临时封禁。

By laoliu
说话,是世界上最轻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

说话,是世界上最轻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

昨天继续研习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看到《易经·系辞上传》的一段话: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这段话放在两千多年前,已经算是对信息传播极限的高度描写了——在一个没有网络、没有印刷术的时代,孔子就已经意识到:话是有传播力的,而且可以影响到你看不见的人。 他用“枢机”来比喻言行的重要性。枢机是门轴,平时不起眼,但门的开合全在它一动之间。言行之于一个人,也是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成就一生的名誉,也可能带来一世的羞辱。 佛家讲“不妄语”,涵义更广:不仅不能撒谎,还要避免虚夸、恶口、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