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赢之外
我还是喜欢那种纯粹欣赏的看一场比赛,无关胜负,只在乎是不是精彩
新一季的英超比赛又开始了,吃了晚饭之后,电视里看了会切尔西和水晶宫的比赛,从球员的实力来看,切尔西肯定更强,但是实际比赛中水晶宫队反而更有优势。女儿一直在写作业,催促她早点睡觉,一看表差不多又快半夜12点了。想起11点半开始的有一场曼联队阿森纳的比赛,打开直播吧看了一下,发现曼联已经又落后的一球,心情瞬间不好了。
有时候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喜欢一支球队?它和我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
对足球的了解还是小学,看过一篇不知道谁写的文章,描写的是中国队和科威特队的比赛;作者写的很好,能感受到球场上的跌宕起伏。再后来的记忆就是夏日的晚上,和哥哥一起躺在院子里,听收音机里宋世雄老师直播中国队的比赛,只不过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对一支职业球队产生兴趣大概是高三的补习班,但是周围坐了几个同学都在讨论足球,好奇买了一份《足球报》。报到的AC米兰的新闻,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好感。也许是当时的故事触动了我。从那以后,便时不时关注他们的消息。可后来学业、工作的压力接踵而至,生活里再没有多少空间留给一支球队,那份感情也就慢慢淡了。
然而奇怪的是,近几年我又开始关注起曼联。起初只是无意间点开新闻,多看了几眼,渐渐又投入了感情。可这次的感觉却并不好。赢球固然开心,但输球却会影响心情。而这几年曼联是输多赢少。
前几天我忽然在想,为什么我的情绪要交给一群和我八竿子打不着的球员来决定?仔细想想,这种牵绊让我不太舒服。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线,拴在心口上,球队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动它。我知道这是一种“身份投射”——球队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他们的输赢就像我的输赢。但理性又提醒我:这份依赖并不牢靠,它和我真的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或许,这就是矛盾所在。一方面,我渴望归属感,渴望在一场比赛里找到激情和释放;另一方面,我又想保持自由,不愿意被虚拟的胜负操控心情。
我还是喜欢那种纯粹欣赏的看一场比赛,无关胜负,只在乎是不是精彩。所以我才会说:我不太喜欢自己喜欢一支球队。不是讨厌那份热爱,而是不想被热爱反过来控制。喜欢一支球队,本无可厚非,它能带来激情,也能带来陪伴。但若因此而患得患失,便失去了生活的自在。
我想起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那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或许才是对待所有牵绊最从容的态度。热爱可以有,执念不必多。能投入,也能抽身;能牵挂,也能自在。
球场有输有赢,人生亦然。而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比分,而在于是否守住了自己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