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njaro中安装使用Rime并启用雾凇输入法

前几天,在朋友的推荐下,使用了小狼毫rime输入法,不过那是在Windows11里使用的,装的另外一个系统是manjaro,偶尔想搞几下Python代码的时候会使用,在这个系统里一直使用的Fcitx5,这个输入法也是挺成熟的了,用起来也很不错,不过既然在Windows里使用了rime就想在manjaro里也使用。

xxx

安装方法

首先要安装Fcitx5输入法框架,由于老刘已经在使用了,所以这一步就省略了,如果你还没有安装Fcitx5输入法,请参考老刘的另一篇文章,《manjaro安装配置Fcitx5输入法》。

sudo pacman -S fcitx5-rime 

就这么一行简单的代码就可以,然后在输入法的配置里,把rime加入进来,这时候,rime已经是可以使用的了,选择明月输入法即可。

由于我们是要用雾凇的词库,因此还需要把雾凇的词库设置一下。在manjaro下配置雾凇词库其实和Windows下类似,老刘从网上找的一些教程,包括官方写Arch的安装方法是:

# paru 默认会每次重新评估 pkgver,所以有新的提交时 paru 会自动更新,
# yay 默认未开启此功能,可以通过此命令开启
# yay -Y --devel --save

paru -S rime-ice-git
# yay -S rime-ice-git

实际这么安装之后,输入法里并没有出现雾凇拼音。于是,老刘参考之前写的《开始试用小狼毫输入法》里设置雾凇拼音的方法,直接在https://github.com/iDvel/rime-ice下载代码,解压后把解压出来的文件放在$HOME/.local/share/fcitx5/rime/里,输入法里已经出现了雾凇拼音,至此已经可以使用了。

在manjaro里使用rime体验和Windows下一致,非常的丝滑,并且词库很全,包括颜文字,推荐大家使用。

Read more

心斋,不只是“吃素"

心斋,不只是“吃素"

我们常说“吃斋”,往往把它理解成不吃肉,甚至干脆把它等同于素食主义。久而久之,“斋”在日常语言里,就变成了餐桌上的事。可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荤与肉,并非一回事 在今天的口语里,“吃荤”往往被理解成吃肉,“吃素”就变成了不吃肉。但在传统佛教和道教戒律里,“荤”和“肉”是两码事。 * 荤:指的是带有刺激性的蔬菜类,比如大蒜、葱、韭菜、洋葱、兴渠(音qú,一种古代的调味菜)。这些食物虽然是植物,却能刺激人的感官与生理,容易引动欲念,所以修行人戒“荤”。 * 肉:就是动物的肉类,包括红肉、白肉、海鲜等。不吃肉,是另一条戒律,常与“戒杀生”或“清净口业”相关。 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不吃荤但吃肉,也可以不吃肉但吃荤;

By laoliu
茶香里的岁月

茶香里的岁月

相较于咖啡,我始终更愿意喝茶。咖啡不加糖时,只有一种单纯的苦味;茶,却是先苦后甘,回味悠长,如同人生里那些不动声色的温柔。 我与茶的缘分,要追溯到八九岁。那时,家里有父亲买回的茉莉花茶,香气清幽,像一阵不经意的春风。家里还珍藏着两只瓷茶杯,白底青花,一般只有有客人来时才会拿出来用。倒也不是怕给弄坏了,是因为在那时候的农村,很少有人有喝茶的习惯,口渴了都是拿起饭碗倒上一碗水,这在河南很多时候都称之为茶。 河南人称很多东西都为茶,比如,两人在路边相遇,问候一声,恁喝罢茶了没?这个茶是指的晚饭。很多时候,去别人家,都是倒上一碗白开水,主人热情的说,来喝点茶。当然也有真正的茶,但是河南人一般称之为茶叶茶。另外,河南还有很多茶,红薯茶,辣萝卜茶,鸡蛋茶,胡萝卜茶…..写到这里,忽然意识到,河南人称晚饭为茶,可能就是和红薯茶这些有关,老辈子一般晚饭吃这些比较多。 我和哥哥一般趁母亲去地里干活的时候,从柜子里取出茶杯,抓点茶叶,倒上热水,

By laoliu
自由、信号与风险管理

自由、信号与风险管理

研读南怀瑾先生的《易经系传别讲》,读到《解》卦六三爻时,看到孔子在《系辞上传》中的一段话: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是故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这一段话,让我想了很久。“慢藏诲盗,冶容诲淫”这两句,单独拎出来,很容易让现代人产生误解,尤其是在强调穿衣打扮自由的今天。有人会觉得,这是不是古人对女性的指责?是不是一种束缚个人表达的说辞? 但如果放在《易经》的语境里去看,它并不是要去限制谁,而是在提醒一个社会性的事实——任何行为,都是一种信号,而信号一旦发出,就会被他人以自己的方式解读。解读的过程,不由你掌控。 《雷水解》六三爻的爻辞说: 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背着重物又坐车,是一种姿态上的矛盾: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