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部署在debian11服务器

Python加Django开发网页程序真的很方便,连我这个菜鸟看看教程之类的也能写出来程序。本地测试完了之后,想在服务器上跑跑看,结果发现,要发布到服务器端,可是比PHP程序要麻烦的多,从昨天下午就开始看相关的教程,后来在宝塔面板下部署成功了,但是我不想用宝塔面板,于是继续折腾的道路,经过一天的折腾,重装了好几次测试的服务器,终于算是部署成功了,虽然只是一个测试的项目,但是总算又迈出去了一步不是。项目采用nginx+uwsgi+django。服务器端采用的是debian11。

在服务器安装python3

由于debian11本身带有3.9.2版本的,所以,这里就不安装了。直接在data文件夹里建立一个虚拟目录。

python3 -m venv env
然后进入虚拟环境
source env/bin/activate
安装环境
可以用本地服务器的导出的requirements.txt,命令是:
pip freeze > requirements.txt #在本地虚拟环境使用
切换到服务器端,上传这个文件到data目录下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这样就可以在建立起和你的本地一样的环境
pip install uwsgi#虚拟环境里装了后,需要在真实环境再运行一次



上传本地的项目到data
在与manage.py同级目录下建立一个新文件。uwsgi.ini

#添加配置选择
[uwsgi]
#配置和nginx连接的socket连接
socket=127.0.0.1:8997
#配置项目路径,项目的所在目录
chdir=/data/wwwroot/mysite/
#配置wsgi接口模块文件路径,也就是wsgi.py这个文件所在的目录
wsgi-file=myblog/wsgi.py
#配置启动的进程数
processes=4
#配置每个进程的线程数
threads=2
#配置启动管理主进程
master=True
#配置存放主进程的进程号文件
pidfile=uwsgi.pid
#配置dump日志记录
daemonize=uwsgi.log
home=/data/env/

安装nginx

由于使用习惯了oneinstack,这里继续用这个面板安装,只需安装nginx即可,可去官网看安装方法,安装完成后,./vhost建立虚拟主机。虚拟主机的目录定位到你放置项目的位置。然后在usr/local/nginx/conf/vhost/下编辑你创建的这个主机的conf。加入以下的语句。

location / {
       include uwsgi_params;
       uwsgi_pass 127.0.0.1:8997;  #端口要和uwsgi里配置的一样
       uwsgi_param UWSGI_SCRIPT myblog.wsgi;  #wsgi.py所在的目录名+.wsgi
       uwsgi_param UWSGI_CHDIR /data/wwwroot/**/; #项目路径
    }
      location /static/ {
      alias /data/wwwroot/**/static/; #静态资源路径
      }

启动nginx和uwsgi

service nginx restart

进项目目录,虚拟环境下
uwsgi --ini uwsgi.ini

然后打开你的域名,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遇到的一些问题:

1、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正常,但是浏览器用IP:8000打不开的问题,需要用以下命令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 0.0.0.0:8000

2、没有在uwsgi.ini中配置虚拟环境目录,导致浏览器打开时候报502的错误。只需要正确的配置目录,是会正常启动的。

Read more

也谈修行

也谈修行

谈起“修行”,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仙风道骨的修行者,在深山古刹中盘腿打坐,运转真气,甚至施展飞天遁地的法术,最终炼成金丹元婴,羽化登仙。这些神秘而遥远的幻想,构成了我们对“修行”最初的认知。然而,真实的修行,并非如此玄奇。它没有那么多的神秘幻象,更不需要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超能力。 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修行,其实很简单,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行,不是为了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不是为了达到某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它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听起来似乎少了些传奇色彩,但却更加脚踏实地,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不必远赴深山,也不必遁入庙堂。真正的道场,就在我们每日的起心动念、言语行动之中。你每一次对烦恼的宽容,对错误的自省,每一次善意的举动,每一句温暖的话语,都是在修行。修行,其实就是我们与自己内心不断对话、不断优化的过程。 修行的核心:修心修行 “修”就是修正,“行”就是行为。

By laoliu
8月15日:愤怒,是民族的清醒

8月15日:愤怒,是民族的清醒

今天是8月15日,1945年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侵华八年的枪炮声终于停下。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一天并不是结束,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开始承受、记忆、传递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这个暑假,我带着女儿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冰冷的展厅里,陈列着泛黄的照片、锈蚀的刺刀、炸塌的城墙和房屋、累累的白骨以及被侵略者捏碎的生活。三十万无辜的生命,就这样被屠戮殆尽。他们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有名字、有家人、有笑声的人。站在那里,你能感到一种压抑到窒息的痛。 最让人作呕的是,今天的日本,依然有人厚着脸皮否认这一切。那些所谓的“右翼政客”与历史修正主义者,嘴巴里喊着“和平”,手上却捧着靖国神社的牌位,在战争罪犯的牌位前鞠躬。他们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细菌战,否认活体解剖,好像只要嘴硬,历史就能被他们的谎言抹去。这样的悔改?根本不存在!这是对死者的二次谋杀,对历史的赤裸挑衅。 731部队——人类历史的地狱工厂 更别忘了731部队,那是人类史上最冷血的地狱工厂。活人当实验品、细菌当武器、

By laoliu
心斋,不只是“吃素"

心斋,不只是“吃素"

我们常说“吃斋”,往往把它理解成不吃肉,甚至干脆把它等同于素食主义。久而久之,“斋”在日常语言里,就变成了餐桌上的事。可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荤与肉,并非一回事 在今天的口语里,“吃荤”往往被理解成吃肉,“吃素”就变成了不吃肉。但在传统佛教和道教戒律里,“荤”和“肉”是两码事。 * 荤:指的是带有刺激性的蔬菜类,比如大蒜、葱、韭菜、洋葱、兴渠(音qú,一种古代的调味菜)。这些食物虽然是植物,却能刺激人的感官与生理,容易引动欲念,所以修行人戒“荤”。 * 肉:就是动物的肉类,包括红肉、白肉、海鲜等。不吃肉,是另一条戒律,常与“戒杀生”或“清净口业”相关。 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不吃荤但吃肉,也可以不吃肉但吃荤;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