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群众生相

家里的房子2012年年底,由于在郑州地铁十号线的规划红线内而被拆迁,房子原来是中国通信建设第四工程局的家属院。中间也不知道怎么弄的,他们内部的人成立一个房地产公司,和中原区政府一起开发这块地。结果这一等就是9年过去了。

目前房子已经封顶两年了,由于疫情等的原因,交房的日期是一拖再拖。我们这些回迁户还行,每月的过渡费还算能正常的给,那些在这里买房的人是受不了啦,交着房租,交着银行的按揭贷款,房子却住不上。于是他们时不时的去维权一下。

前几天,被一名业主也给拉进了一个维权群。原来几十个人,后来陆陆续续被拉进来了有200多人。通过他们的发言显现出了一群众生相。

恨铁不成钢型

以群主为代表的,经常去维权的人为代表。他们真的是斗士。恨不得群里每一个人都能去,对于不去的业主那真是恨铁不成钢。对不积极响应的每每发出讽刺之语,甚至以踢出群相逼迫。平时以有功之臣自居,觉得开发商的每一点进展都是他们维权的结果。

沉默不语型

群里的大多数人都是这个类型吧,平时也没什么言语,不参与群里的的话题讨论,更不会到现场维权。听且任之。

嘴炮型

这种类型的人最是讨厌,平时夸夸其谈,指点江山,这也懂,那也明白,对人家维权去的人取得的一些成果,形成的文件什么的指手画脚。真让他出马了,马上就销声匿迹了。

纠结型

姑且这么说吧,以老刘为代表,老刘一方面希望早日能回到自己的家,盼望着赶紧交房。另一方面,目前住的地方离孩子的学校很近,孩子上下学都很方便。目前租房有补助,要是交房的话,租房就需要自己去租,不租房家就离学校有点远。但是前一方面还是占着上风的。所以,老刘属于平时不怎么发言,他们去维权,有时间了就去凑个人头。

最后,没有谁对与错,只是可能自己的立场不同,沉默不语的人也可能是因为职业或者其他的原因不方便说话,最近加入进来的一个业主其实说的挺好,无论如何,任何时候,不打击自己人,这是斗争的艺术。

Read more

十五年后:一个家庭的沉沦与命运的回音

十五年后:一个家庭的沉沦与命运的回音

十五年前,我写下《郁闷,这个世界还有这样无耻之人》这篇文章时,内心翻滚的不是小事的愤怒,而是对底线被践踏的失望。邻居从我家拉电线充电,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最后竟连我家的充电器都“借用”。甚至因为我给他写了纸条,还想打我。当时我说:“这个世界还有这样无耻之人”,只是没想到,十五年后再听到他们家的消息,竟是一出更荒诞的悲剧。 那家的男人已经去世。留下两个老婆争房产,最后还是他儿子获得了这套回迁房。他的儿子大学毕业了,却像一艘没有舵的船,一路磕磕绊绊: 交房一年来,看他儿子在业主群里抱怨,被电梯夹了不止一次,骑车进地下室摔过多回,车轮卡在道缝中,正常走路还能摔个仰八叉。毕业后没有工作,前不久小区换物业的时候,经介绍在小区做监控员,不服从管理员的管理(其实也是小事,人家让他把桌子上保持整洁,他就是不听,弄的乱七八糟的),和物业经理骂了一架,被辞退。邻里原想通融一二,以他母亲那无理取闹的性格,当然是又去物业把物业经理骂了一顿,结果也就那样了。 前几天偶尔和一个邻居聊起他家的情况,那个邻居说,他要打你那不是基本操作嘛,人早年曾在派出所拿刀扎他自己母亲,打你都是轻的😅。如今看来,

By 老刘
天上有雨,未落人间——说说《需卦》

天上有雨,未落人间——说说《需卦》

《易经》六十四卦中,《需卦》排在第五。 前面几卦,乾坤是天地之本,屯是起步之难,蒙是启蒙之初,到了第五卦——《需》——天地间万象已动,人也有所思、有所欲,但偏偏,这一步还不能迈出去。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等,不是停,是蓄。 卦象:天上有云,水未落 需卦的卦象是:上坎(☵,水)下乾(☰,天)。 水在天上,正是积雨之象。我们站在地上,仰望天空,望着那片厚厚的云,知道它迟早会落雨,但此时此刻,还未滴下哪怕一丝甘露。 这就叫“需”。 你知道目标在前,力量也已在身,但时机未到,不能躁进。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已经准备好了,但世界还没准备好接住你。” 这不是消极,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

By 老刘
小米SU7又出事了,我们到底该怪谁?

小米SU7又出事了,我们到底该怪谁?

6月11日晚上,郑州街头,一辆小米SU7失控连撞十几辆车——电动车、小轿车都没躲过,车头几乎报废,现场一度混乱不堪。更早之前,安徽那起SU7高速起火致三人死亡的事故也还没从大家脑海中淡去。 姑且不说到底是不是智能驾驶的原因, 也有很多它的粉丝说比亚迪出事多少多少,归根到底还都是电车的问题,那么电车怎么老出事? 是车太猛?人太嫩?还是对“智能驾驶”理解太美好? 动力太猛,新手真心顶不住 先说车。SU7有多猛?顶配版零百加速2秒多,马力直接干到1000匹以上,这种性能放在燃油车里,那就是超跑级别。 但问题是,买它的大多是年轻人,很多是人生第一辆车,甚至有的刚拿驾照没多久。这种“猛兽”配“新司机”的组合,说实话,确实危险系数高。一脚电门下去,车先冲出去了,人还没反应过来。 郑州这次的女司机,就是刚提车不久。车一失控,根本刹不住。不是她不会开,而是这车给新手的容错空间实在太小了。 智能驾驶不是“放手驾驶” 再说智能驾驶。小米宣传的NOA、

By 老刘
站在新高考的起点:对两年后女儿的期许

站在新高考的起点:对两年后女儿的期许

2025年的高考今天落幕,这是“3+1+2”模式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从改革到首考,从认知到实践,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测量,更是一种教育方向的宣示。 作为家长,我对这次高考有三点深刻感受: 一、语文卷:不再“刷题”,更考“立志与思辨” 今年全国卷一作文聚焦“民族魂”,从老舍、艾青、穆旦的文字中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情怀的不同方式 。考题不仅强调情感共鸣,也要求结构逻辑清晰,表达真诚、语言自然流畅 。 这道作文开放而不空洞:任何有生活、有思考的学生,都能找到表达路径;但能够精准逻辑、有独立见解,并融入素材,便是真高分。 这使我明白,真正的语文能力,不在于套路,而在于“你是谁”——有温度、有思想、有立场。 二、历史题:文言与史料,强调跨学科理解 今年历史全国卷大量使用文言史料,并引导学生依据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评析与判断

By 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