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在网上配眼镜

对于网上配眼镜这个问题,各种声音都有,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还是会持保留态度。这中间,有为了自己的眼睛健康着想的,也有网上配了之后出现了问题的。今天,老刘就给大家说说网上配眼镜的那些事!

老刘最早的时候事不做网上配镜这个生意的,对老刘来说,网络仅仅事老刘的一个展示宣传自己的一个阵地,配眼镜还是需要经过老刘精心的验光以及镜架的试戴等等才能交付给顾客一副舒适长久的眼镜。但是后来,有不少认可老刘的外地朋友,在这种需求下,老刘开始尝试摸索,现在就把心得给大家说一说。

准确的验光是灵魂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配眼镜,准确的验光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很多线上配的眼镜之所以不舒服,和验光数据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为了图省事或者省钱,随意找个眼镜店验光。一般在眼镜店验光是不会给你出处方的,验光师可能会随口告诉你一下大概的数据了事。或者直接电脑验光仪一测,给你打印出来一个单子,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老刘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微信上给老刘说,左眼多少度,右眼多少度,然后让给配副眼镜。问他哪来的数据,答曰,刚在眼镜店测得。再问有没有纸质得单子,回答:没有,人家告诉我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在线上配一副舒适的眼镜,首先要到正规的眼科医院去验光,推荐你去老刘曾经供职的那家眼科医院,尽管是私立的,但是管理的很规范,验光也很专业,全国很多地方也都有分院。实在没有的话,当地医院的眼科也是可以的。

合适的镜架镜片是基础

验光后,把验光单发给线上商家,根据自己的处方及使用场景和商家沟通需要那种镜片合适,选择商家的时候,不要光图便宜,便宜没好货,一副品牌镜片官方的价格表是1000多,网上报价200多甚至更低,这样的商家慎重考虑。贵的不一定好,好的一定不会很便宜。所以,选择一个你信任的商家至关重要。

镜架的选择也很重要,镜架不仅仅是看款式,就像衣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看着好看的你不一定适合。所以,老刘的做法是,让顾客提供一张进去的照片,由老刘根据自己的经验推荐镜架。

配镜技术是保障

前面的工作做的再好,定配技术不过关,这些工作都白搭。对于大多数的眼镜店来说,定配技术都是OK的,至于有些做的不准,很多不是技术原因,而是责任心的原因。恕我直言,很多眼镜店、视光中心、医院眼科,配出来的眼镜基本上都是不检验的,因为没有专职的检验人员。

好了,今天就说这些吧,我是老刘,从业10数载,只做低价的品牌眼镜。

Read more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前几天朋友送了一箱黄桃,一次性吃不了那么多,慢慢的桃子就有点发软,这两天吃桃子的时候,屡屡遇到外表鲜亮,啃两口发现里面已经变质的桃子。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一句忘了从哪里看到的话——“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查了一下资料,出处应该是苏轼的《范增论》。苏轼借楚汉相争,感叹项羽失天下并非因为范增未被重用,而是因为项羽自己内部的问题。于是写道:“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意思是,万物的败坏,必然从自身腐烂开始,外来的虫子不过是乘虚而入;人的失败,往往是自己心中先起疑念,外来的谗言才有了可乘之机。桃子如此,世间又何尝不是? 一颗桃子,即便外皮光鲜,若果肉先行腐坏,虫子自然会滋生。虫并不是腐烂的原因,而是腐烂的结果。真正决定一颗桃子命运的,不在于外表多么饱满,而在于内里是否坚实清新。 历史上的王朝也是如此。唐宋明清,无不曾强盛一时,但当内部积弊滋生、腐化蔓延时,再坚固的城池也难以自保。外敌入侵只是导火索,真正的根源是自身的腐朽。 组织亦然。一个团队,如果内部保持团结向上,足以抵御风雨;

By laoliu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周末收拾店内的东西,无意中翻出一个纸袋。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块普洱茶饼。这块茶饼是媳妇她表哥送的。刚拿到手时,我兴致勃勃地撬下一点泡来喝。慢慢地,三两次、五六次,一块完整的茶饼就被消耗掉了一半。后来是因为茶壶被摔坏了,改用玻璃杯泡绿茶,也就放在那了。都说普洱茶的妙处,就在于它“越陈越香”。这两年,它是不是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呢? 茶汤里的岁月 普洱分为生普和熟普。生普茶汤清亮,滋味苦涩中带着一丝清甜,回甘悠长,那是岁月的原味,直接而真切。熟普则是经过人工发酵,褪去了青涩,变得醇厚温润。茶汤红浓明亮,入口顺滑,带着独特的陈香,仿佛一位历尽风霜的长者,沉稳而内敛。我这一块,是熟普。撬下一点,用开水冲泡,茶汤渐渐转为红褐色,透着微微的枣香。轻轻啜一口,醇厚顺滑,温润入喉。这不只是一杯茶,更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菩提的光泽 喝茶的时候,瞥见了柜子里的那一串星月菩提。那是2015年买的,这些年不知不觉间,

By laoliu
也谈修行

也谈修行

谈起“修行”,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仙风道骨的修行者,在深山古刹中盘腿打坐,运转真气,甚至施展飞天遁地的法术,最终炼成金丹元婴,羽化登仙。这些神秘而遥远的幻想,构成了我们对“修行”最初的认知。然而,真实的修行,并非如此玄奇。它没有那么多的神秘幻象,更不需要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超能力。 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修行,其实很简单,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行,不是为了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不是为了达到某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它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听起来似乎少了些传奇色彩,但却更加脚踏实地,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不必远赴深山,也不必遁入庙堂。真正的道场,就在我们每日的起心动念、言语行动之中。你每一次对烦恼的宽容,对错误的自省,每一次善意的举动,每一句温暖的话语,都是在修行。修行,其实就是我们与自己内心不断对话、不断优化的过程。 修行的核心:修心修行 “修”就是修正,“行”就是行为。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