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的一些思考

最近最火的莫过于社区团购了,头部的这些个互联网大佬们,争先恐后的布局,唯恐拉在了后面,以至于央媒都出来泼冷水,说别盯着那几斤白菜和水果。诚然,央媒说的有道理,人家国外的大佬都整天在研究移民火星呢,咱国内的还一窝斗,去和资本家争去啊,抢去啊,和老百姓抢有什么本事?但是转念又一想,这些事情为啥偏偏就出现在国内,难道国外的资本家都是救世主?一个个视金钱如粪土?看不到外卖、青菜水果的利润?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又说: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所以,从来没有救世主,否则也当初也不会出现”圈地运动“等羊吃人的现象,那为啥现在他们转性了呢?

我想,可能和一些法律法规有关。

正常的商业应该是这样的:

就拿午餐来说,可以堂食,可以让人送,点外卖的话,是一种用金钱节省了时间,店家复查的成本高,所以,外卖的价格理应比堂食的价格要高,这样才是合理的。但是,对我们这些个互联网大佬来说,他们敢于烧钱,给补贴,让外卖比堂食还便宜。当然,资本家不是慈善家,补贴的目的是圈地。把别的竞争对手干死,然后在两头吃,再压榨一下跑腿的外卖员,这样钱很快就回来了。

对于社区团购也是一样,其实这个东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些年就已经有了,如果没有这个疫情,搞这个玩意的公司很多都要破产倒闭了,那为啥出来了这么多年了,发展不起来呢?主要还是这个模式的问题,公司的规模小,送货的成本加进去之后,菜的价格就高,老百姓就不买账,所以,发展不起来。疫情常态化之后,头部大佬们看到了商机,而模式都是已经玩的很熟了,拼的就是谁有钱,我钱多,我补贴,我让菜价比你从菜市场买还便宜,甚至免费。等我把这些都垄断了,我再薅羊毛,挖地三尺也要把前期的投资给弄回来啊,什么?菜贵了,你想去菜市场买菜?对不起,菜市场已经改行了,卖菜的都是团长了,你乖乖的在家等着吃高价菜吧。这就像明朝后期的买官卖官一样。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

那外国的公司为啥不敢这么玩呢?

我想可能是法律更健全吧,敢这么玩,还没有玩下去的时候,政府已经罚的你倾家荡产了。所以,外国出不了DD,出不了PDD,出不了MT也出了某饿。

Read more

粮票里的父爱

粮票里的父爱

前几天在博客群里闲聊,话题莫名其妙地扯到了粮票。我随口说了一句:“当年我爸把全国的粮票攒着不舍得用,说是为了给我和我哥上大学的时候用。”阿均半开玩笑地说:“整理一下这个故事吧,也挺有意思的。”我心里一动,其实不久前还听我爸抱怨呢:“当年给你们攒的粮票,其实也没怎么用上。” 说到粮票,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没见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粮食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按票供应的。手里有粮票才能买粮,没有就只能干着急。那时候的粮票分两种:地方粮票和全国性粮票。地方粮票只能在本地用,而全国性的粮票可以全国通用,更珍贵。 我爸攒的,就是全国粮票。他考虑到我和我哥上大学,不一定会留在甘肃,怕我们去外地没粮票买粮,饿肚子。他省吃俭用,把这些全国粮票默默积攒起来,为我们未来的温饱留着。想象他每天回家,把一张张小票叠好放进抽屉里,那画面真是朴素又让人心安。 求学的道路上,其实父母一直在鼓励我们。父亲看到单位新分来的大学生待遇非常好,意识到知识和学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家从祖辈开始都没有什么学问,所以望子成龙的期望特别重。放假的时候,除非是集中性的农活,比如收种庄稼、施肥这些有时效的农活,平常的象除草这些活儿都不让我

By laoliu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前几天朋友送了一箱黄桃,一次性吃不了那么多,慢慢的桃子就有点发软,这两天吃桃子的时候,屡屡遇到外表鲜亮,啃两口发现里面已经变质的桃子。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一句忘了从哪里看到的话——“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查了一下资料,出处应该是苏轼的《范增论》。苏轼借楚汉相争,感叹项羽失天下并非因为范增未被重用,而是因为项羽自己内部的问题。于是写道:“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意思是,万物的败坏,必然从自身腐烂开始,外来的虫子不过是乘虚而入;人的失败,往往是自己心中先起疑念,外来的谗言才有了可乘之机。桃子如此,世间又何尝不是? 一颗桃子,即便外皮光鲜,若果肉先行腐坏,虫子自然会滋生。虫并不是腐烂的原因,而是腐烂的结果。真正决定一颗桃子命运的,不在于外表多么饱满,而在于内里是否坚实清新。 历史上的王朝也是如此。唐宋明清,无不曾强盛一时,但当内部积弊滋生、腐化蔓延时,再坚固的城池也难以自保。外敌入侵只是导火索,真正的根源是自身的腐朽。 组织亦然。一个团队,如果内部保持团结向上,足以抵御风雨;

By laoliu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周末收拾店内的东西,无意中翻出一个纸袋。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块普洱茶饼。这块茶饼是媳妇她表哥送的。刚拿到手时,我兴致勃勃地撬下一点泡来喝。慢慢地,三两次、五六次,一块完整的茶饼就被消耗掉了一半。后来是因为茶壶被摔坏了,改用玻璃杯泡绿茶,也就放在那了。都说普洱茶的妙处,就在于它“越陈越香”。这两年,它是不是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呢? 茶汤里的岁月 普洱分为生普和熟普。生普茶汤清亮,滋味苦涩中带着一丝清甜,回甘悠长,那是岁月的原味,直接而真切。熟普则是经过人工发酵,褪去了青涩,变得醇厚温润。茶汤红浓明亮,入口顺滑,带着独特的陈香,仿佛一位历尽风霜的长者,沉稳而内敛。我这一块,是熟普。撬下一点,用开水冲泡,茶汤渐渐转为红褐色,透着微微的枣香。轻轻啜一口,醇厚顺滑,温润入喉。这不只是一杯茶,更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菩提的光泽 喝茶的时候,瞥见了柜子里的那一串星月菩提。那是2015年买的,这些年不知不觉间,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