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宣传可以治疗近视的仪器

照例给支付宝里的小鸡为食,然后顺便点到芭芭农场给我领养的果树上上肥料,眼看着果实快成熟了。为了多领肥料,进入到浏览商品15秒送1000肥料的那个任务,忽然发现了一个号称和角膜塑形就原理相同的治疗近视的神器。

就是它,卖价1300多块钱,看了下销量,还是挺不错的。然后看了一下详细的介绍,发现这个玩意就是压你的眼球,利用压力把眼轴缩短,我的个天那,这肯定是看盆栽看多了, 想着人的眼睛和盆栽一样,想怎么让它变形,就怎么变形呢。

为啥要标榜上角膜塑形镜?

这个玩意和角膜塑形镜是一点点毛的关系都没有,和角膜塑形镜的原理一点相关的地方也没有,角膜塑形镜的原理也不是缩短眼轴,更不能治疗近视,充其量是延缓近视的发展速度而已。塑形的结果是,白天可以不用戴眼镜,延缓近视的发展的原理是周边离焦原理。

眼球增长是依赖于视网膜周边离焦,按照屈光学概念,焦点落在视网膜前者称为前离焦(即远视化离焦),落在视网膜后面者称为后离焦(即近视化离焦)。看近时或近视眼视网膜的中央呈前离焦(远视化),而视网膜周边呈后离焦(近视化),这种视网膜周边后离焦(即近视化离焦)是促进近视眼度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角膜塑形就和目前的蔡司成长乐镜片,豪雅的新乐学镜片,依视路新出的星趣控镜片等都是消除这种周边的离焦,从而延缓度数的发展。至于为什么标榜角膜塑形就,是因为,角膜塑形镜是目前公然的控制近视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很多人包括老刘在内对角膜塑形镜又心生疑虑。所以,这玩意的出现并标榜也就不奇怪了。

戴这个玩意有没有好处

好处老刘不知道,坏处之一,会增加圆锥角膜的风险。因为,圆锥角膜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经常揉眼睛,那么,这个玩意经常压眼睛,比揉的风险性更大一些吧。

想起了看过的一句话,想要骗到人,你必须10句话里9句话都是真的,剩余的关键的一句话才能骗到人。这文案深的其味。

这些图片说的除了和角膜塑形镜的原理以及压眼球能缩短眼轴之外,都是真的。

最后

你既然这么牛叉,还有什么项目证明,为啥要把关键字打码呢?不是真金不怕火炼吗?

Read more

粮票里的父爱

粮票里的父爱

前几天在博客群里闲聊,话题莫名其妙地扯到了粮票。我随口说了一句:“当年我爸把全国的粮票攒着不舍得用,说是为了给我和我哥上大学的时候用。”阿均半开玩笑地说:“整理一下这个故事吧,也挺有意思的。”我心里一动,其实不久前还听我爸抱怨呢:“当年给你们攒的粮票,其实也没怎么用上。” 说到粮票,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没见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粮食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按票供应的。手里有粮票才能买粮,没有就只能干着急。那时候的粮票分两种:地方粮票和全国性粮票。地方粮票只能在本地用,而全国性的粮票可以全国通用,更珍贵。 我爸攒的,就是全国粮票。他考虑到我和我哥上大学,不一定会留在甘肃,怕我们去外地没粮票买粮,饿肚子。他省吃俭用,把这些全国粮票默默积攒起来,为我们未来的温饱留着。想象他每天回家,把一张张小票叠好放进抽屉里,那画面真是朴素又让人心安。 求学的道路上,其实父母一直在鼓励我们。父亲看到单位新分来的大学生待遇非常好,意识到知识和学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家从祖辈开始都没有什么学问,所以望子成龙的期望特别重。放假的时候,除非是集中性的农活,比如收种庄稼、施肥这些有时效的农活,平常的象除草这些活儿都不让我

By laoliu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前几天朋友送了一箱黄桃,一次性吃不了那么多,慢慢的桃子就有点发软,这两天吃桃子的时候,屡屡遇到外表鲜亮,啃两口发现里面已经变质的桃子。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一句忘了从哪里看到的话——“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查了一下资料,出处应该是苏轼的《范增论》。苏轼借楚汉相争,感叹项羽失天下并非因为范增未被重用,而是因为项羽自己内部的问题。于是写道:“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意思是,万物的败坏,必然从自身腐烂开始,外来的虫子不过是乘虚而入;人的失败,往往是自己心中先起疑念,外来的谗言才有了可乘之机。桃子如此,世间又何尝不是? 一颗桃子,即便外皮光鲜,若果肉先行腐坏,虫子自然会滋生。虫并不是腐烂的原因,而是腐烂的结果。真正决定一颗桃子命运的,不在于外表多么饱满,而在于内里是否坚实清新。 历史上的王朝也是如此。唐宋明清,无不曾强盛一时,但当内部积弊滋生、腐化蔓延时,再坚固的城池也难以自保。外敌入侵只是导火索,真正的根源是自身的腐朽。 组织亦然。一个团队,如果内部保持团结向上,足以抵御风雨;

By laoliu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周末收拾店内的东西,无意中翻出一个纸袋。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块普洱茶饼。这块茶饼是媳妇她表哥送的。刚拿到手时,我兴致勃勃地撬下一点泡来喝。慢慢地,三两次、五六次,一块完整的茶饼就被消耗掉了一半。后来是因为茶壶被摔坏了,改用玻璃杯泡绿茶,也就放在那了。都说普洱茶的妙处,就在于它“越陈越香”。这两年,它是不是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呢? 茶汤里的岁月 普洱分为生普和熟普。生普茶汤清亮,滋味苦涩中带着一丝清甜,回甘悠长,那是岁月的原味,直接而真切。熟普则是经过人工发酵,褪去了青涩,变得醇厚温润。茶汤红浓明亮,入口顺滑,带着独特的陈香,仿佛一位历尽风霜的长者,沉稳而内敛。我这一块,是熟普。撬下一点,用开水冲泡,茶汤渐渐转为红褐色,透着微微的枣香。轻轻啜一口,醇厚顺滑,温润入喉。这不只是一杯茶,更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菩提的光泽 喝茶的时候,瞥见了柜子里的那一串星月菩提。那是2015年买的,这些年不知不觉间,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