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遇到的几件无法解释的事情

这几天晚上睡前给女儿一起读书,最近给她读的是二混子的半小时漫话系列。最近读的是漫话科学的发展。书中说地心是最早的科学——有理论,有实践,还能通过理论来解释一些问题。那也就是说,被认为科学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的,目前主流的大宇宙,力学以及量子学说等等只不过是发展到了今天,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而已,目前来说是正确的,也许未来,这些也不一定就是真理。

于是就又想起来儿时见到的一些用目前的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事情。以下事情为本人自己遇到或者亲人遇到,都是真事。

老猫爷的故事

这是我姥爷遇到的事情,他年轻的时候去一户人家帮工(具体细节记不得了,小时候听姥爷说的,只记得大概的内容了)。见到东家给老猫爷上供,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是一些橘子,煮鸡蛋等。只听到一老一少在说话,但是却没见到人。大概就是小的要吃鸡蛋,年老的说这是凡人辛苦弄出来了,他们吃了就浪费了云云。然后东家就说,这是专门给它们准备的。然后就看到,鸡蛋凭空被拿了起来,然后凭空的看到鸡蛋皮被剥了下来,最后剥了皮的鸡蛋凭空消失了。

姑姥娘去世后骚扰的事

这是事情发生在我哥哥的身上,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出差,家里母亲一个人照顾不来农田和我俩,于是,我哥哥在姥姥家那边上了一年的学。应该是整个三年级吧。那一年,我姑姥娘去世了,我们农村有去娘家“卸孝”的风俗。所以,我那个表叔就来姥姥家“卸孝”。他走了之后,周边就一直不太安宁,晚上狗乱叫,小孩还总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烧昏睡等情况。

有一天我三妗子忽然看到了她。大家才知道她没有走。起先,谁家的孩子发烧昏睡了,就让她走,但是没啥效果,后来就开始骂。这边骂完那边孩子就没事了。翻过来调过去,最后呢,她找到了我哥哥,因为是我姥爷的亲姐姐。没法骂她,所有她就赖上我哥哥了。没办法,只好把我哥哥接回家了,还没有到家呢,我哥就啥事没有了。

然后她就陆陆续续招惹这个那个的,一直到表叔再次来走亲戚。然后,给她说,你别在这了,跟着你儿子走吧。从那以后,诡异的事情再没有发生过。

明亮的天空发现两个“星星”

这是我经历的一件事,至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那是一个收小麦的季节。那个时候,收麦是一年当中很重要的事情了,一般麦季要差不多1个月才能结束。收麦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躺在刚拉到场里的麦子上,看着悠悠的白云和蓝天。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天还很亮,我百无聊赖的躺在麦秸上打滚。抬头发现一个很亮的星星垂直的往下落,落了一会,又出现了一颗,速度比第一颗落的快,很快赶上了第一颗,然后两颗星星就这么一上一下的好一会。然后,凭空又消失了,整个事情大概持续了5分钟左右。当时没有觉得什么,现在想想,真不知道那玩意是什么。

以上就是还记得一些自己遇到的诡异的事情,权当记录。

Read more

粮票里的父爱

粮票里的父爱

前几天在博客群里闲聊,话题莫名其妙地扯到了粮票。我随口说了一句:“当年我爸把全国的粮票攒着不舍得用,说是为了给我和我哥上大学的时候用。”阿均半开玩笑地说:“整理一下这个故事吧,也挺有意思的。”我心里一动,其实不久前还听我爸抱怨呢:“当年给你们攒的粮票,其实也没怎么用上。” 说到粮票,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没见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粮食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按票供应的。手里有粮票才能买粮,没有就只能干着急。那时候的粮票分两种:地方粮票和全国性粮票。地方粮票只能在本地用,而全国性的粮票可以全国通用,更珍贵。 我爸攒的,就是全国粮票。他考虑到我和我哥上大学,不一定会留在甘肃,怕我们去外地没粮票买粮,饿肚子。他省吃俭用,把这些全国粮票默默积攒起来,为我们未来的温饱留着。想象他每天回家,把一张张小票叠好放进抽屉里,那画面真是朴素又让人心安。 求学的道路上,其实父母一直在鼓励我们。父亲看到单位新分来的大学生待遇非常好,意识到知识和学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家从祖辈开始都没有什么学问,所以望子成龙的期望特别重。放假的时候,除非是集中性的农活,比如收种庄稼、施肥这些有时效的农活,平常的象除草这些活儿都不让我

By laoliu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前几天朋友送了一箱黄桃,一次性吃不了那么多,慢慢的桃子就有点发软,这两天吃桃子的时候,屡屡遇到外表鲜亮,啃两口发现里面已经变质的桃子。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一句忘了从哪里看到的话——“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查了一下资料,出处应该是苏轼的《范增论》。苏轼借楚汉相争,感叹项羽失天下并非因为范增未被重用,而是因为项羽自己内部的问题。于是写道:“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意思是,万物的败坏,必然从自身腐烂开始,外来的虫子不过是乘虚而入;人的失败,往往是自己心中先起疑念,外来的谗言才有了可乘之机。桃子如此,世间又何尝不是? 一颗桃子,即便外皮光鲜,若果肉先行腐坏,虫子自然会滋生。虫并不是腐烂的原因,而是腐烂的结果。真正决定一颗桃子命运的,不在于外表多么饱满,而在于内里是否坚实清新。 历史上的王朝也是如此。唐宋明清,无不曾强盛一时,但当内部积弊滋生、腐化蔓延时,再坚固的城池也难以自保。外敌入侵只是导火索,真正的根源是自身的腐朽。 组织亦然。一个团队,如果内部保持团结向上,足以抵御风雨;

By laoliu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周末收拾店内的东西,无意中翻出一个纸袋。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块普洱茶饼。这块茶饼是媳妇她表哥送的。刚拿到手时,我兴致勃勃地撬下一点泡来喝。慢慢地,三两次、五六次,一块完整的茶饼就被消耗掉了一半。后来是因为茶壶被摔坏了,改用玻璃杯泡绿茶,也就放在那了。都说普洱茶的妙处,就在于它“越陈越香”。这两年,它是不是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呢? 茶汤里的岁月 普洱分为生普和熟普。生普茶汤清亮,滋味苦涩中带着一丝清甜,回甘悠长,那是岁月的原味,直接而真切。熟普则是经过人工发酵,褪去了青涩,变得醇厚温润。茶汤红浓明亮,入口顺滑,带着独特的陈香,仿佛一位历尽风霜的长者,沉稳而内敛。我这一块,是熟普。撬下一点,用开水冲泡,茶汤渐渐转为红褐色,透着微微的枣香。轻轻啜一口,醇厚顺滑,温润入喉。这不只是一杯茶,更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菩提的光泽 喝茶的时候,瞥见了柜子里的那一串星月菩提。那是2015年买的,这些年不知不觉间,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