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代码设置frp服务器

以前老刘写过《宝塔面板安装FRP内网穿透控制群晖》的文章,最近发现不知道是这个插件的作者不再开发了还是其他的原因,xeath开发的这个frp服务器插件已经在商店里找不到了。其实,这也没什么,直接用代码的方式部署也是可以的。

SSH连接到VPS之后运行如下命令查看处理器架构,根据架构下载不同版本的frp

arch

查看结果,如果是“X86_64“即可选择”amd64”,
运行如下命令,根据架构不同,选择相应版本并进行下载,然后登陆frp的官网地址,现在最新的应该是0.34.1,所以,运行如下的命令:

wget https://github.com/fatedier/frp/releases/download/v0.34.1/frp_0.34.1_linux_amd64.tar.gz

然后解压,给文件换一个名字,进入frp目录

tar -zxvf frp_0.34.1_linux_amd64.tar.gz cp -r frp_0.34.1_linux_amd64 frp cd frp

修改frps.ini文件

vim frps.ini

格式如下:

[common] bind_port = 7000 dashboard_port = 7500 token = *******(根据情况自己设置) dashboard_user = 自己设置 dashboard_pwd = 自己设置 vhost_http_port = 10080 vhost_https_port = 10443

编辑完成后保存(vim保存如果不会请自行搜索)。
之后我们就可以运行frps的服务端了。

使用命令:

./frps -c frps.ini

如果输出如下文字,说明服务器配置成功

2019/01/12 15:22:39 [I] [service.go:130] frps tcp listen on 0.0.0.0:7000 2019/01/12 15:22:39 [I] [service.go:172] http service listen on 0.0.0.0:10080 2019/01/12 15:22:39 [I] [service.go:193] https service listen on 0.0.0.0:10443 2019/01/12 15:22:39 [I] [service.go:216] Dashboard listen on 0.0.0.0:7500 2019/01/12 15:22:39 [I] [root.go:210] Start frps success

通过你的服务器IP:7500,然后输入刚才你设置的用户名密码,应该可以看到如下的画面:

让FRP服务在后台运行

这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关闭了xshell等的窗口,frp的服务也即可停止了,所以,为了让FRP在后台运行,我们还输入如下的命令:

nohup ./frps -c frps.ini &

如果出来的如下的文字,说明配置成功

nohup: ignoring input and appending output to 'nohup.out'

至此,服务器端设置完毕,群晖的设置在上一篇文章内已经说过,这次就不再啰嗦了。

可能遇到的坑:

如果你按照这个方法设置后,最后的输出总不正确,那么很大的可能是你的服务器的相应的端口没有开放,如果使用的是腾讯云或者阿里云的话,服务器的端口打开之后,还需要在这些云的控制端设置开放端口。

Read more

热浪记:从乾隆八年吹来的风

热浪记:从乾隆八年吹来的风

郑州的风,已经很久没有凉意了。 中午走出家门,热浪扑面而来,仿佛不是在街头行走,而是在一个被烤熟的城市里艰难穿行。脚下的地砖仿佛在冒烟,树叶也蔫头蔫脑的,天上的云像是被阳光蒸发了似的,连影子都不敢投下来。 我看了看天气预报,未来七天,最高气温在39℃到42℃之间徘徊,最低气温也在29℃以上,甚至有天的低温是33℃。再加上高达60多的湿度。这个城市,像一口沸腾的大锅,白天蒸,夜里焖。 这样的热,让人喘不过气来。更让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段历史 那是乾隆八年的夏天——1743年,一样是在中原大地,气温也曾达到过44.4℃。那时没有空调,没有冰箱,连电扇都还没影儿,百姓靠着蒲扇和井水熬过一个个闷热的夜晚。 据史书记载,那年夏天“暑气熏蒸,草木皆焦”、“土石皆焦,桅顶流金”、“铅锡销化”、“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短短几日间,因酷暑暴毙者过万。乾隆皇帝不得不下令开仓放药,设凉棚、发汤药、赈济百姓。这是中国历史上,

By 老刘
现代八股文

现代八股文

现在的阅读理解题,越来越像一场心理战。 你以为是在考你读没读懂文章,其实是在考你猜不猜得中出题人的心思。女儿每次考完语文都会吐槽:他怎么知道的作者写文章时候的想法?没想到一语成谶,前几天看新闻,上海一场考试中用了一篇青年作家的文章,题目拿去请这位原作者本人来答,结果他第一眼就把“标准答案 C”排除了。作者本人也说,出题人想的有点复杂了。这也就怪不得有经验的出题人都会使用已经故去作者的文章,不会引起争议啊,看来这次的出题人还是有点年轻。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现在的考试,已经不满足于考“理解”了,它要考“揣摩”。揣摩出题人的意思,揣摩题目的陷阱,更重要的是,揣摩出题人的期待。文章写的是“天边的晚霞”,你若说它“美丽”,太肤浅;说它“象征人生”,略显老套;要想拿满分,必须说它“投射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哪怕文章里连个人影都没有。总之,你得拐几个弯,绕几个圈,再从某种“文学母题”或“价值引导”里掏出一个“

By 老刘
白月光:不敢多想的人事

白月光:不敢多想的人事

人这一生,总会有那么几样东西,轻轻地飘在心里,既不落地,也不散去。它们从不喧哗,却在你某个疲惫的午后、某段仓促的旅途、或一场春雨之后,悄然浮现。我们给它起了个好听又带点哀伤的名字——白月光。 说白了,白月光其实是一种遗憾。它是你没能在那个时刻再多靠近一步的那个人,是你童年某一段被记忆滤镜柔化了的光景,是你长大之后每次归乡都觉得“哪里不一样了”的那种熟悉感错位。它不一定高贵,不一定完美,甚至不一定真实。它只是你在现实生活磕磕绊绊之后,为了安顿自己那颗不肯妥协的心,编织出来的一个安静的幻影。 初恋的情人也许早已在朋友圈晒娃,但你记得的是她笑起来像月亮弯弯;童年的伙伴可能连名字都模糊了,但你记得那棵老槐树下的影子,总是比黄昏先到一步;而故乡,像一幅始终未完成的水墨画,留白处最多,也最撩人心绪。 夏丐尊在《春的欢悦与感伤》中写道: “前几天吃到油菜心和马兰头的时候,我不禁起了怀乡之念,想起故乡的春日的光景来。我所想的只是故乡的自然界,园中菜花已发黄金色了吧,燕子已回来了吧,窗前的老梅花已结子如豆了吧,杜鹃已红遍了屋后的山上了吧……只想着这些,怕去想到人事。因为乡村的凋敝我是知道的,故乡

By 老刘
十五年后:一个家庭的沉沦与命运的回音

十五年后:一个家庭的沉沦与命运的回音

十五年前,我写下《郁闷,这个世界还有这样无耻之人》这篇文章时,内心翻滚的不是小事的愤怒,而是对底线被践踏的失望。邻居从我家拉电线充电,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最后竟连我家的充电器都“借用”。甚至因为我给他写了纸条,还想打我。当时我说:“这个世界还有这样无耻之人”,只是没想到,十五年后再听到他们家的消息,竟是一出更荒诞的悲剧。 那家的男人已经去世。留下两个老婆争房产,最后还是他儿子获得了这套回迁房。他的儿子大学毕业了,却像一艘没有舵的船,一路磕磕绊绊: 交房一年来,看他儿子在业主群里抱怨,被电梯夹了不止一次,骑车进地下室摔过多回,车轮卡在道缝中,正常走路还能摔个仰八叉。毕业后没有工作,前不久小区换物业的时候,经介绍在小区做监控员,不服从管理员的管理(其实也是小事,人家让他把桌子上保持整洁,他就是不听,弄的乱七八糟的),和物业经理骂了一架,被辞退。邻里原想通融一二,以他母亲那无理取闹的性格,当然是又去物业把物业经理骂了一顿,结果也就那样了。 前几天偶尔和一个邻居聊起他家的情况,那个邻居说,他要打你那不是基本操作嘛,人早年曾在派出所拿刀扎他自己母亲,打你都是轻的😅。如今看来,

By 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