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禁止入内,你良心不会痛吗?

病毒疫情的初期,随着一批逆行者的出现,社会一片的赞扬声,甚至有人说,以后再也别发生打医、辱医,医闹等行为了,貌似医患关系一下到了解放前,整个环境一片和谐。但是,该来的还是回来的,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镜,各路牛鬼蛇神是轮番上演。

其一,武汉病人患者家属打骂医生,撕毁医生的防护服。

前几天,报道了因感染新冠状病毒去世患者的家人,打骂在班的医生,并撕毁医生的防护服。虽然后来公安机关处理了,但是如果不是发生在当下这个时期,舆论环境不知道又会如何?貌似这篇新闻也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其二、某发烧病人家属因买不到药,摘下口罩冲医务人员咳嗽。

据报道,某的儿子发高烧,去医院买药,但是医院的药方这种药也断货了,于是这位仁兄就摘下口罩对着医务人员咳嗽。后来,据说报警后,也处理了。

其三、南阳某医院护士下班回家,小区人员因其医院是治疗肺炎的定点医院,害怕其把病毒带回来,而堵上门,不让护士回家。

其实这个不是个例,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人民日报就发出评论,《谁给的权力,不让医务人员回家》,只不过是南阳的这家事情被大众所知而已。公安人员来了,不管用,社区人员来了,还是不管用,反正就是不让进门。

老刘认为,这一阻拦行为,缺乏人情味,甚至缺少人性。医护人员在前方兢兢业业,理应获得尊重,而显示是他们甚至他们的家人被嫌弃,被孤立,老刘忍不住发问,这样对待医护人员,良知何在,道义何在。那些伤害医务人员的做法,无异于登高去梯,让医务人员伤心且寒心,最终断送的可能是自己求医问药的机会。

在老刘看来,这就是社会的常态,要求别人易,公安人员及社区人员都在和稀泥,都不想承担责任。如果当时能雷厉风行一些,直接把领头者以扰乱社会治安给拘留,相信事情也不会闹这么大。相关部门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吧!!

看了这评论,我感觉这货就是当事人之一。要求别人奉献,要求别人先人后己,你为他们又做了些什么?医护人员是最懂如何保护自己的人,接触到病人的人,是会被隔离14天后才能回去的,二线的医护人员和你平时去一趟医院又有和区别?最后再问一句,那些歧视医务人员的人,你良心不会痛吗?也对,你们本来就没有良心,何来痛!!!1

Read more

开箱|媳妇的华为 Watch Fit 4

开箱|媳妇的华为 Watch Fit 4

媳妇前段时间去南京学习,回来跟我说起一件事:她的同学戴的手表居然能直接接打电话。她说起的时候眼神里有点心动。她平常其实不太喜欢戴这些东西,更结婚没多久的时候,说想要一块手表,也就戴了一段时间,就收藏了起来了。前几年给她买了一只荣耀手环 7,她戴过一阵子,后来也不戴了。 之所以现在又提出来,大概是和她最近工作有关,最近她们科新开了中医护理门诊,有不少患者是冲着她的刮痧来的,所以有时候满手都是刮痧油的情况下,有电话进来的时候,再取手机确实也不太方便。 于是我在京东上搜了一下。没想到就发现了华为 Watch Fit 4 ——白色的表带,颜值简洁大方,价格也不算离谱,不到 800 块钱(如果有国补的情况下,还能便宜不少)。几乎一下就戳中了她的需求,于是毫不犹豫下单。 开箱过程 快递很快,盒子不大,正面是手表的渲染图。拆开之后,里面的东西也很简单: * 手表本体 * 白色硅胶表带(已经装好) * 充电线 * 使用说明书 说实话,这条 充电线还挺让我惊艳的。磁吸式的圆形接口,

By laoliu
粮票里的父爱

粮票里的父爱

前几天在博客群里闲聊,话题莫名其妙地扯到了粮票。我随口说了一句:“当年我爸把全国的粮票攒着不舍得用,说是为了给我和我哥上大学的时候用。”阿均半开玩笑地说:“整理一下这个故事吧,也挺有意思的。”我心里一动,其实不久前还听我爸抱怨呢:“当年给你们攒的粮票,其实也没怎么用上。” 说到粮票,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没见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粮食和一些生活用品都是按票供应的。手里有粮票才能买粮,没有就只能干着急。那时候的粮票分两种:地方粮票和全国性粮票。地方粮票只能在本地用,而全国性的粮票可以全国通用,更珍贵。 我爸攒的,就是全国粮票。他考虑到我和我哥上大学,不一定会留在甘肃,怕我们去外地没粮票买粮,饿肚子。他省吃俭用,把这些全国粮票默默积攒起来,为我们未来的温饱留着。想象他每天回家,把一张张小票叠好放进抽屉里,那画面真是朴素又让人心安。 求学的道路上,其实父母一直在鼓励我们。父亲看到单位新分来的大学生待遇非常好,意识到知识和学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家从祖辈开始都没有什么学问,所以望子成龙的期望特别重。放假的时候,除非是集中性的农活,比如收种庄稼、施肥这些有时效的农活,平常的象除草这些活儿都不让我

By laoliu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前几天朋友送了一箱黄桃,一次性吃不了那么多,慢慢的桃子就有点发软,这两天吃桃子的时候,屡屡遇到外表鲜亮,啃两口发现里面已经变质的桃子。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一句忘了从哪里看到的话——“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查了一下资料,出处应该是苏轼的《范增论》。苏轼借楚汉相争,感叹项羽失天下并非因为范增未被重用,而是因为项羽自己内部的问题。于是写道:“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意思是,万物的败坏,必然从自身腐烂开始,外来的虫子不过是乘虚而入;人的失败,往往是自己心中先起疑念,外来的谗言才有了可乘之机。桃子如此,世间又何尝不是? 一颗桃子,即便外皮光鲜,若果肉先行腐坏,虫子自然会滋生。虫并不是腐烂的原因,而是腐烂的结果。真正决定一颗桃子命运的,不在于外表多么饱满,而在于内里是否坚实清新。 历史上的王朝也是如此。唐宋明清,无不曾强盛一时,但当内部积弊滋生、腐化蔓延时,再坚固的城池也难以自保。外敌入侵只是导火索,真正的根源是自身的腐朽。 组织亦然。一个团队,如果内部保持团结向上,足以抵御风雨;

By laoliu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茶与菩提:慢下来的时光

周末收拾店内的东西,无意中翻出一个纸袋。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块普洱茶饼。这块茶饼是媳妇她表哥送的。刚拿到手时,我兴致勃勃地撬下一点泡来喝。慢慢地,三两次、五六次,一块完整的茶饼就被消耗掉了一半。后来是因为茶壶被摔坏了,改用玻璃杯泡绿茶,也就放在那了。都说普洱茶的妙处,就在于它“越陈越香”。这两年,它是不是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呢? 茶汤里的岁月 普洱分为生普和熟普。生普茶汤清亮,滋味苦涩中带着一丝清甜,回甘悠长,那是岁月的原味,直接而真切。熟普则是经过人工发酵,褪去了青涩,变得醇厚温润。茶汤红浓明亮,入口顺滑,带着独特的陈香,仿佛一位历尽风霜的长者,沉稳而内敛。我这一块,是熟普。撬下一点,用开水冲泡,茶汤渐渐转为红褐色,透着微微的枣香。轻轻啜一口,醇厚顺滑,温润入喉。这不只是一杯茶,更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菩提的光泽 喝茶的时候,瞥见了柜子里的那一串星月菩提。那是2015年买的,这些年不知不觉间,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