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孩子)不听话到底该怎么办

女儿现在是1岁半的年龄,发起脾气来了让人很是没辙,有时候你不让她做的时候她是偏要做的,有时候生气了,也在她的小屁屁上打两下,当然是舍不得使劲的打,或者教育她等,效果都不明显。网上搜了一下,发现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很多宝宝这个时候都是这样,下面就是从网上摘选的一些宝宝不听话的例子:

一岁半宝宝(孩子)不听话到底该怎么办

例子一:我家宝宝(女儿)一岁半了,小家伙活泼可爱又聪明,可就是爱发脾气,一点很小的事情不顺着她就会发脾气,睡在地上哭闹,经常如此真的是烦死了,搞得我都动用武力了,可依然解决不了问题.

另外,小家伙还特别好动,不管能去不能去的地方都要去,不管多高的地方,只要能爬上去,那都是要去的,爬不去的地方还知道搬来小凳子帮忙,很危险,也常摔跤,我真的是头痛死了,又急又烦,好说也不听,打也不行,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例子二:也不知道是脱掉鞋子更凉爽还是怎么的,小家伙就是不愿意穿鞋子,帮她穿上又被她脱掉,一天不知道要反复多少次.因为光着脚踩在地板上很滑,所以常摔跤,经常在跑的过程中一跤,后脑着地,可吓人了,可是她就是不记得,还是一样的不穿鞋,为这事我可打她好多次了,可没效,我真的没招了.怎么办呢?

其实作为一岁半的孩子处以第一个逆反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经常会有一些和大人逆反的行为出现,这些都是孩子发展过程的特性,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对于孩子的这些逆反行为家长首先要区分开来,对于一些无理的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来解决,但是如果反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和专注力来帮助孩子去解决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已经比较成熟了,全身的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孩子喜欢爬、跳。但建议父母还是不要限制他的活动。可以适当为孩子的跑动提供安全的环境。如果是在家里,父母最好能把房子中间的地方腾出来,让孩子能自由活动,并把危险的东西如玻璃杯、热水壶等放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是在室外,父母可以带孩子去草坪或树林,让孩子借助草坪和树林来回跑动,既能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又能培养孩子运动的灵活性。其次,经常让宝宝赤脚在室内地面上行走嬉戏玩耍,既有利于小儿的身体健康,又满足了他们玩耍的欲望。而且宝宝赤脚走路能够增强体质,减少伤风感冒等病,又能促进身长和体重的增长,还会大大减少幼儿期扁平足畸形的发病率。建议家长可以不用过于强调孩子的此类行为;再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在逐渐的增强,因此大人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和引导。不要单纯地用打或者骂来解决问题,也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大多来自于家庭。家庭成员不正确地解决方法对孩子都会起到负面影响

另外,建议,家长对于孩子的叛逆,不要采用暴力的手段,下面是国外的一篇短文,看了很受启发,每次女儿不听话的想发火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这个短文。

「我儿,你静静听着:

我在你酣睡去的时候这样说,你的小手掌压在你愿下,金色的头发给汗水黏贴在你额」

,我悄悄地进来你的房里。那是几分钟前,我在书房看书的时候,突然一股强烈的侮意,激动了我的心,使我失去了抗御,使我感到自咎的来到你床沿。

孩子,这些是我所想到的事——我觉得我对你太苛刻了。你早晨穿衣上学的时候,你用毛巾轻轻擦了下脸,我就责备了你;由于你没有把鞋拭干净,我也责备了你;当我看到你把东西乱丢在地上时,我也大声责备你。

吃早餐的时候,我挑剔你的过错;说你这又不对,那又不是……你把臂肘搁在桌上 你在面包上敷的奶油太多。当你开始去游戏,而我去赶火车的时候,你转过身来,向我挥手说:「爹地,再见!」我又把眉皱了起来,说:「快回家去!」

午后,这一切的情形又再重新开始。我从外面回来,发现你跪在地上玩石子,你袜子上有许多破洞,我看到那些小朋友羞辱你,马上叫你跟我回来。买袜子要花钱;如果你自己花钱买的话,就会特别小心了!孩子,你想想,那种话竟由一个做父亲的口中说了出来!

你还记得吗?后来我在书房看报时,你畏怯地走了进来,眼里含着伤感的神情。当我抬头看到你时,又觉得你来扭扰我,而觉得很不耐烦。我恼怒的问你:「你想干什么?」

你没有说什么,突然跑过来,投进我的怀里,用手臂搂住我头颅,吻我……你那小手紧紧的搂着我,那是充满了孺慕的热情。这种孺慕的热情,是上帝栽种在你心里的,像一朵鲜丽的花朵,虽然是被人忽略了,可是不会枯萎。你吻了我后,就离开我,跑上楼去了。

孩子,你走后没有多久,我的报纸从手上滑了下来,突然一种可怕的痛苦和恐惧,袭击到我身上。那是习惯支配了我,整天责骂你,憎厌你;吹毛求疵的挑你的过错。难道这是我对你的一种奖励?孩子,不是爹地不爱你,不喜欢你,那是我对你期望太高了,我用了我现在自己的年纪来衡量你。

其实,你的品性中有很多优点,都是令人喜爱的,你幼小的心灵,就像晨曦中的一线曙光……

这些都由你突然返进来吻我、说晚安的真情上表现出来。孩子,在这静寂的夜晚,我悄然来到你房里,内咎不安的向你忏侮这是一个不懂事的父亲,一个可怜的父亲。

如果你没有睡去,我向你说出这些话,在你赤子的心里,也不会了解的。可是,明天我必需要做到的是,做一个真正的好父亲。你笑的时候、我也跟着笑,你痛苦的时候,我愿意陪同你一起承受这个痛苦。

当我有时沉不住气要责为你时,我会咬自己的舌头,把这话阻止下来。我会对自己不断的这样说:「是的,他还只是一个幼小的孩子……他还是个小孩子」

我恐怕自己已把你看作一个成年人了。我现在看到你疲倦的酣睡在小床上,现在我明白过来了,你还是个小孩子。昨天,你还躺在你母亲的怀里,你把头脸依偎在她的肩上。是的,你还是个眷恋着慈母爱抚的小孩子,我对你的要求,实在太多了……………太多了!」

Read more

热浪记:从乾隆八年吹来的风

热浪记:从乾隆八年吹来的风

郑州的风,已经很久没有凉意了。 中午走出家门,热浪扑面而来,仿佛不是在街头行走,而是在一个被烤熟的城市里艰难穿行。脚下的地砖仿佛在冒烟,树叶也蔫头蔫脑的,天上的云像是被阳光蒸发了似的,连影子都不敢投下来。 我看了看天气预报,未来七天,最高气温在39℃到42℃之间徘徊,最低气温也在29℃以上,甚至有天的低温是33℃。再加上高达60多的湿度。这个城市,像一口沸腾的大锅,白天蒸,夜里焖。 这样的热,让人喘不过气来。更让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段历史 那是乾隆八年的夏天——1743年,一样是在中原大地,气温也曾达到过44.4℃。那时没有空调,没有冰箱,连电扇都还没影儿,百姓靠着蒲扇和井水熬过一个个闷热的夜晚。 据史书记载,那年夏天“暑气熏蒸,草木皆焦”、“土石皆焦,桅顶流金”、“铅锡销化”、“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短短几日间,因酷暑暴毙者过万。乾隆皇帝不得不下令开仓放药,设凉棚、发汤药、赈济百姓。这是中国历史上,

By 老刘
现代八股文

现代八股文

现在的阅读理解题,越来越像一场心理战。 你以为是在考你读没读懂文章,其实是在考你猜不猜得中出题人的心思。女儿每次考完语文都会吐槽:他怎么知道的作者写文章时候的想法?没想到一语成谶,前几天看新闻,上海一场考试中用了一篇青年作家的文章,题目拿去请这位原作者本人来答,结果他第一眼就把“标准答案 C”排除了。作者本人也说,出题人想的有点复杂了。这也就怪不得有经验的出题人都会使用已经故去作者的文章,不会引起争议啊,看来这次的出题人还是有点年轻。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现在的考试,已经不满足于考“理解”了,它要考“揣摩”。揣摩出题人的意思,揣摩题目的陷阱,更重要的是,揣摩出题人的期待。文章写的是“天边的晚霞”,你若说它“美丽”,太肤浅;说它“象征人生”,略显老套;要想拿满分,必须说它“投射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哪怕文章里连个人影都没有。总之,你得拐几个弯,绕几个圈,再从某种“文学母题”或“价值引导”里掏出一个“

By 老刘
白月光:不敢多想的人事

白月光:不敢多想的人事

人这一生,总会有那么几样东西,轻轻地飘在心里,既不落地,也不散去。它们从不喧哗,却在你某个疲惫的午后、某段仓促的旅途、或一场春雨之后,悄然浮现。我们给它起了个好听又带点哀伤的名字——白月光。 说白了,白月光其实是一种遗憾。它是你没能在那个时刻再多靠近一步的那个人,是你童年某一段被记忆滤镜柔化了的光景,是你长大之后每次归乡都觉得“哪里不一样了”的那种熟悉感错位。它不一定高贵,不一定完美,甚至不一定真实。它只是你在现实生活磕磕绊绊之后,为了安顿自己那颗不肯妥协的心,编织出来的一个安静的幻影。 初恋的情人也许早已在朋友圈晒娃,但你记得的是她笑起来像月亮弯弯;童年的伙伴可能连名字都模糊了,但你记得那棵老槐树下的影子,总是比黄昏先到一步;而故乡,像一幅始终未完成的水墨画,留白处最多,也最撩人心绪。 夏丐尊在《春的欢悦与感伤》中写道: “前几天吃到油菜心和马兰头的时候,我不禁起了怀乡之念,想起故乡的春日的光景来。我所想的只是故乡的自然界,园中菜花已发黄金色了吧,燕子已回来了吧,窗前的老梅花已结子如豆了吧,杜鹃已红遍了屋后的山上了吧……只想着这些,怕去想到人事。因为乡村的凋敝我是知道的,故乡

By 老刘
十五年后:一个家庭的沉沦与命运的回音

十五年后:一个家庭的沉沦与命运的回音

十五年前,我写下《郁闷,这个世界还有这样无耻之人》这篇文章时,内心翻滚的不是小事的愤怒,而是对底线被践踏的失望。邻居从我家拉电线充电,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最后竟连我家的充电器都“借用”。甚至因为我给他写了纸条,还想打我。当时我说:“这个世界还有这样无耻之人”,只是没想到,十五年后再听到他们家的消息,竟是一出更荒诞的悲剧。 那家的男人已经去世。留下两个老婆争房产,最后还是他儿子获得了这套回迁房。他的儿子大学毕业了,却像一艘没有舵的船,一路磕磕绊绊: 交房一年来,看他儿子在业主群里抱怨,被电梯夹了不止一次,骑车进地下室摔过多回,车轮卡在道缝中,正常走路还能摔个仰八叉。毕业后没有工作,前不久小区换物业的时候,经介绍在小区做监控员,不服从管理员的管理(其实也是小事,人家让他把桌子上保持整洁,他就是不听,弄的乱七八糟的),和物业经理骂了一架,被辞退。邻里原想通融一二,以他母亲那无理取闹的性格,当然是又去物业把物业经理骂了一顿,结果也就那样了。 前几天偶尔和一个邻居聊起他家的情况,那个邻居说,他要打你那不是基本操作嘛,人早年曾在派出所拿刀扎他自己母亲,打你都是轻的😅。如今看来,

By 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