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养育女孩中起到的作用

来自父亲的爱是无私的,是博大的,它能够撑起女儿的一片天。因此,”富养女孩”,就要父亲对女儿付出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女儿在尊重疼爱中找到幸福的方向,找到温馨的感觉。

对于女儿来说,父亲就是她的靠山,父亲就是整个家庭的支柱,有了父亲,她就有了安全感。因此,与母爱相同,父爱也是女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养料。在女儿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了充足的父爱,女孩将发展出一种刚柔并济的性格。

父爱如山,父爱无言而深沉,父爱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相比男孩来说,女孩更容易读懂父爱。

文文是一个非常娇弱的孩子,在她16年的岁月里,她一直都与医院有着不解之缘。吃药就不用说了,鼻孔插导管的日子也司空见惯。直到那一天,文文又一次住进了北京的一家医院,她才从病历卡上知道了自己患的是一种绝症,刹那间,文文的天空塌了。

那天,父亲一如既往地给文文送来饭菜,还带来了一个小礼物–一把带有香味的小小的折扇。文文却难以克制自己的绝望,她放声哭了起来。父亲愣怔了半天,突然背转过身去,肩膀不停地抖动起来……

文文失眠了,绝望一次次冲垮她的信心,她难以面对自己的未来。第4天清早,文文将自己打扮整齐,趁没有人注意,悄悄溜出了医院。她知道,医院不远处有一家农药店,文文已经做好了结束生命的准备。她疼爱自己的父亲,也实在不愿面对自己没有希望的未来,只有结束生命,才是对父亲最好的报答。

就在文文和老板讨价还价的时候,父亲从门外奔了进来,一把抱住她,号啕大哭起来。许久,他才对文文说:”我们可以承受再大的灾难,却无法接受你无视生命的轻薄。”自以为最疼爱父亲的文文此时才发现自己的这一举动有多么残酷,那一刻,她发誓,一定把生命坚持下去。

母爱是伟大的,父爱是博大的,父亲的爱,能撑起孩子的整个天空,让孩子在最懦弱的时候建立起自信。

那些善于教育的父亲总是在女儿的背后告诉女儿:无论前方是什么,只要往前冲,不要害怕,不要犹豫,鼓起勇气,尽管去做吧。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汪国真《感谢》

女孩子是用关系来解释社会的,《为什么女人不能更像男人》的作者西丽亚·哈拉丝博士说:”一个女人的幸福程度更多地取决于对她和她所爱的人的关系的满意程度。”如果一个女孩子,能从父亲那里得到充足而理性的爱,那么,她的一生都能够生活在幸福之中,这话虽然有些极端,但是,在心理学上很有意义。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当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孩子时,父亲也在努力地扮演着上帝赋予他的温柔角色。因此,教育女孩,父亲绝对不能走开。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虽说是一位雷厉风行的海军军官,对待女儿却也舐犊情深,他对自己这唯一的爱女,充满了柔情。谢葆璋非常关心孩子的身体,也最恨当时给女孩子穿紧鞋的习俗。

小冰心深知父亲对她的疼爱,所以,当她稍稍感到鞋子紧,就故意在父亲面前一瘸一瘸地走。父亲一见女儿如此,非常心疼,就立刻埋怨妻子:”你又给她小鞋穿了?!”冰心母亲知道这是小冰心故意的,她假装生气了,把剪刀和纸裁的鞋样推到丈夫面前,说:”你会做,就给她做,将来长出一对金刚脚,我也不管!”谢葆璋还真的拿起剪刀来剪鞋样,逗得母女俩笑了起来。

在父亲的关怀和疼爱中,冰心懂得了爱,在她所有的作品中,都离不开爱的主题,她把”爱的哲学”发挥到了极致。她有一句著名的话就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父亲对孩子的爱、关心、照顾,情绪的感染,以至父亲的一举一动,一怒一笑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与父亲接触少的女孩,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会落后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专家称为”缺少父亲综合征”。而在父亲坚实臂膀的支持和呵护下,不管身处何处,女儿总是能平安健康地茁壮成长。

其实,10岁左右的女孩子非常渴望参与到父亲的生活中去,他们也许有共同的兴趣,也许没有,但不管怎样,她就是希望在自己生活中被这个特殊的男人接纳,希望得到这个特殊男人的爱。她们会和爸爸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去打球、一起出去晚餐、一起去上一天班、一起出一趟差、帮父亲劈木柴、在花园里一起工作等等–她可能并非真的想这样做,但是最后她总是决定要这样做–这都有助于让女孩感到自己有价值、有能力和有自信。

在女儿的关系网中,最受欢迎的其实还是父亲,她们甚至渴望独占父亲的关注,她们特别需要有人倾听自己的感受、理解和尊重自己,当然,她们也很喜欢向母亲诉说,但是她们又不大喜欢母亲的小题大做和唠唠叨叨。

如果父亲过于严厉、过于理性、压抑,或者对她的情绪表达感到不耐烦,那么女儿将非常失望。因此,在”富养女孩”的理念里,作为父亲,一定不要忽视这一点,爱女儿,不要太过死板,过于严苛,会让女儿对你敬而远之。

父亲的爱是女儿最好的依靠,如果一个父亲,没有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爱,那么,他很可能让孩子产生挫折心理,在失望和孤独中也会曲解”关系”。因此,”富养女孩”,就是要父亲能够帮助女儿,维护女儿,尊重女儿。

选自新浪育儿

Read more

“人死后朋友圈会消失吗?”热议背后,独立博客教你守住数据

“人死后朋友圈会消失吗?”热议背后,独立博客教你守住数据

最近,一个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死后朋友圈会消失吗?” 许多网友在感叹之余,也不免担心自己的数字遗产:如果多年未登录微信,账号里的聊天记录、朋友圈、照片、文件会发生什么? 对此,微信客服回应称,如果账号 长时间未登录(通常超过一年),系统可能会 自动回收。回收时间会根据使用情况综合判定,而被回收的账号,所有内容将 永久清空,无法恢复。(IT之家) 这则消息看似简单,却透露出一个令人警醒的事实:在平台规则面前,你的内容并不完全属于你。 平台账号的脆弱性 我们常常误以为,存放在微信、微博上的内容就是“自己的”,殊不知,它们只是暂时寄存在平台数据库里。 * 一旦规则变动,数据可能瞬间消失; * 即便导出备份,新旧版本兼容性问题可能让恢复变得困难; * 平台永远掌握规则,用户只能被动接受。 这让人不得不反思:依赖平台存储内容,意味着把数字生命的一部分交给别人掌控。 独立博客的价值 相比之下,独立博客提供了真正的控制权和安全感: 1. 数据归属明确:域名在,服务器在,

By laoliu
情怀已死,生意万岁?

情怀已死,生意万岁?

看了我的文章《输赢之外》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了我伪球迷的身份,为什么我说我是伪球迷呢,是因为我本身也没有球迷那样的纯粹,但是偶尔也会喜欢看看比赛,对自己喜欢的球队的输赢也会患得患失。写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希望改正之,想的办法一个是更少的关注曼联,另外一个就是把格局放大,只要是精彩的比赛都喜欢看。这样做了之后,感觉好多了, 所以,我也只能做一个伪球迷,而情绪这玩意也真的很莫名其妙。 就是前几天,欧洲五大联赛夏季的转会窗关闭了,英超一个联赛就花了三十亿欧元,其他四大联赛加起来才二十九亿。热闹的背后,是赖着不走、罢训逼宫、指定下家的各种戏码。看完这些,我忍不住叹一口气——足球,好像越来越像一门生意,而那份纯粹的情怀,正在慢慢远去。 整个转会期,比宫斗剧还精彩:有人赖着不走,非得熬到最后一份大合同;有人指名道姓,只去某一家俱乐部;有人干脆罢训逼宫。竞技体育原本该是热血、荣耀、情怀,可当它彻底变成了一门生意,这些闹剧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一切都是生意,别再谈什么情怀。 英超凭啥能一家独大? 这几年,英超越来越像个“超级资本收割机”

By laoliu
从开放到封闭:互联网的变迁与我的记忆

从开放到封闭:互联网的变迁与我的记忆

前几天,印记博客的博主小胡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过去的互联网完全由网站组成》。读完之后,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共鸣。是啊,最初的互联网,确实就是一个个网站组成的,网站与网站之间用超链接紧密相连。你可以从这个网站跳到那个网站,像在一条大河里顺流而下,又能随时拐进一条支流。那时候的互联网,是开放的,是自由的。 而现在呢?互联网变得越来越封闭。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想把人留在自己的“围墙”里,恨不得你一辈子不离开它的APP。 初次触网的记忆 记得我第一次上网,是因为商都信息港的邀请。那时他们组织了一次参观体验活动,把我们带到他们的办公楼里,每人分配一台电脑。刚坐下来时,我对着那台方方正正的显示器,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后来才摸索着打开了一个叫 Internet Explorer 的东西。万幸的是,浏览器的主页被设成了商都信息港的页面,我就从那里一点点点击下去,才逐渐学会了什么叫“网上冲浪”。 再后来,学校周围的网吧越来越多,我和几个朋友时常“包夜”。一群人对着昏暗的屏幕,要么组网打游戏,要么随意浏览各种信息。那时的网络,不仅是新鲜,更是广阔、

By laoliu
节气里的智慧

节气里的智慧

又到了一年的农历七月。 天气不再像盛夏那样燥热,夜晚多了一丝凉意。四季轮回,寒来暑往,在不知不觉间,年景又走过了一大半。 小时候,我总觉得夏天的热是没有尽头的。那时候别说空调了,连电扇都都没有,白天热得人心浮气躁。于是,我常忍不住问母亲: “啥时候能凉快啊?” 母亲总是笑着说:“快了,快了,到七月就凉快了。” 接着她就会念叨几句顺口溜似的谚语: * “交了七月节,夜凉白天热。” * “交了八月节,就晌午头一会热。” * “交了九月节,一热也不热。” * “交了十月节,下雨就下雪。” 这些话没有气象数据,没有科学仪器,却能准确地描摹出气候的变迁。小时候不懂,只觉得母亲念叨的很有趣。长大后才明白,那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世世代代人们的经验总结,是生活里最实在的智慧。 很多时候,这些古老的谚语比天气预报还灵验。它们伴随着农耕社会的节奏而来,帮助人们安排农事,也抚慰人们对季节更替的期待。 其实,不只是“交七月节,夜凉白天热”,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候歌谣:南方人看梅雨,北方人盼秋凉,西北人识得风沙,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