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奶粉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的奶粉种类很多,从产地来看,有国产的,有进口的,从包装来看,有盒装的,有听装的,那到底如何选择合适的奶粉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们家宝宝选择奶粉走过的路,方便新爸妈参考。

女儿刚出生的时候,因为是剖宫产,奶水到第二天才下来,所以前两天吃的都是美赞臣的安婴儿奶粉,而这个奶粉也是赠品装,没有花钱的,小孩小而且没有吃太长的事件,所以对安婴儿的奶粉到底适合孩子不适合也不太了解。感觉美赞臣的奶粉做的比较香,口味比较重。以后的3个月都是吃的母乳。
3个月后,老婆开始上班,白天需要给宝宝加一顿奶粉,当时在宝宝3个月体检的时候,雅培公司又给送了一听1段的试用装奶粉。吃完以后还是吃的雅培,大概吃了有2个月的时间,宝宝的各项指标也都正常,唯一有些缺钙,,另外就是经常的便秘,常常5-6天才大便一次,让宝宝很是痛苦。之后雅培涨价,开始给宝宝换多美滋金盾,吃了大概有1个多月的时间,其他没有啥感觉,宝宝依然便秘,不过比雅培的少好一些,大概3天左右一次。之后美赞臣的经常打电话过来,回绝了几次,12月份的时候终于被说动,给邮寄过来两盒安儿宝的二段奶粉,从那以后一直到3月份一直就是吃的美赞臣的安儿宝。据说特色是添加了高含量的DHA和ARA,但宝宝不是很爱吃,一般吃到120ML就不愿意了,可能是味道太浓了。还是有些便秘!
3月中旬的时候,这些个洋奶粉又开始新一轮的涨价,而宝宝也吃的越来越多,想来想去还是改成国产的伊利,选择了最高端的金领冠2段,结果让人出乎意料,宝宝很爱吃,一般吃上150ml是没有问题的,有时候给弄到170-180ML也能喝完,重要的是宝宝不在便秘了,1天一次,而且大便非常的光滑!最终选择了这个品牌!

因此如何选择奶粉,选国产的还是洋的,我觉得还是国产的更适合国内的儿童,但是要选择大品牌,有自己的奶源,而且奶源地是优质牧场的,目前据说只有伊利和飞鹤的不错。飞鹤就不换了,就用伊利了。换来换去也麻烦。
另外到底是盒装还是听装,我觉得一般选择盒装的就可以了,据奶粉厂家的促销员介绍,两者的区别仅仅就是听装的奶粉更细一些,配方都是一样的,因此盒装的是最具有性价比的选择

Read more

“人死后朋友圈会消失吗?”热议背后,独立博客教你守住数据

“人死后朋友圈会消失吗?”热议背后,独立博客教你守住数据

最近,一个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死后朋友圈会消失吗?” 许多网友在感叹之余,也不免担心自己的数字遗产:如果多年未登录微信,账号里的聊天记录、朋友圈、照片、文件会发生什么? 对此,微信客服回应称,如果账号 长时间未登录(通常超过一年),系统可能会 自动回收。回收时间会根据使用情况综合判定,而被回收的账号,所有内容将 永久清空,无法恢复。(IT之家) 这则消息看似简单,却透露出一个令人警醒的事实:在平台规则面前,你的内容并不完全属于你。 平台账号的脆弱性 我们常常误以为,存放在微信、微博上的内容就是“自己的”,殊不知,它们只是暂时寄存在平台数据库里。 * 一旦规则变动,数据可能瞬间消失; * 即便导出备份,新旧版本兼容性问题可能让恢复变得困难; * 平台永远掌握规则,用户只能被动接受。 这让人不得不反思:依赖平台存储内容,意味着把数字生命的一部分交给别人掌控。 独立博客的价值 相比之下,独立博客提供了真正的控制权和安全感: 1. 数据归属明确:域名在,服务器在,

By laoliu
情怀已死,生意万岁?

情怀已死,生意万岁?

看了我的文章《输赢之外》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了我伪球迷的身份,为什么我说我是伪球迷呢,是因为我本身也没有球迷那样的纯粹,但是偶尔也会喜欢看看比赛,对自己喜欢的球队的输赢也会患得患失。写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希望改正之,想的办法一个是更少的关注曼联,另外一个就是把格局放大,只要是精彩的比赛都喜欢看。这样做了之后,感觉好多了, 所以,我也只能做一个伪球迷,而情绪这玩意也真的很莫名其妙。 就是前几天,欧洲五大联赛夏季的转会窗关闭了,英超一个联赛就花了三十亿欧元,其他四大联赛加起来才二十九亿。热闹的背后,是赖着不走、罢训逼宫、指定下家的各种戏码。看完这些,我忍不住叹一口气——足球,好像越来越像一门生意,而那份纯粹的情怀,正在慢慢远去。 整个转会期,比宫斗剧还精彩:有人赖着不走,非得熬到最后一份大合同;有人指名道姓,只去某一家俱乐部;有人干脆罢训逼宫。竞技体育原本该是热血、荣耀、情怀,可当它彻底变成了一门生意,这些闹剧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一切都是生意,别再谈什么情怀。 英超凭啥能一家独大? 这几年,英超越来越像个“超级资本收割机”

By laoliu
从开放到封闭:互联网的变迁与我的记忆

从开放到封闭:互联网的变迁与我的记忆

前几天,印记博客的博主小胡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过去的互联网完全由网站组成》。读完之后,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共鸣。是啊,最初的互联网,确实就是一个个网站组成的,网站与网站之间用超链接紧密相连。你可以从这个网站跳到那个网站,像在一条大河里顺流而下,又能随时拐进一条支流。那时候的互联网,是开放的,是自由的。 而现在呢?互联网变得越来越封闭。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想把人留在自己的“围墙”里,恨不得你一辈子不离开它的APP。 初次触网的记忆 记得我第一次上网,是因为商都信息港的邀请。那时他们组织了一次参观体验活动,把我们带到他们的办公楼里,每人分配一台电脑。刚坐下来时,我对着那台方方正正的显示器,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后来才摸索着打开了一个叫 Internet Explorer 的东西。万幸的是,浏览器的主页被设成了商都信息港的页面,我就从那里一点点点击下去,才逐渐学会了什么叫“网上冲浪”。 再后来,学校周围的网吧越来越多,我和几个朋友时常“包夜”。一群人对着昏暗的屏幕,要么组网打游戏,要么随意浏览各种信息。那时的网络,不仅是新鲜,更是广阔、

By laoliu
节气里的智慧

节气里的智慧

又到了一年的农历七月。 天气不再像盛夏那样燥热,夜晚多了一丝凉意。四季轮回,寒来暑往,在不知不觉间,年景又走过了一大半。 小时候,我总觉得夏天的热是没有尽头的。那时候别说空调了,连电扇都都没有,白天热得人心浮气躁。于是,我常忍不住问母亲: “啥时候能凉快啊?” 母亲总是笑着说:“快了,快了,到七月就凉快了。” 接着她就会念叨几句顺口溜似的谚语: * “交了七月节,夜凉白天热。” * “交了八月节,就晌午头一会热。” * “交了九月节,一热也不热。” * “交了十月节,下雨就下雪。” 这些话没有气象数据,没有科学仪器,却能准确地描摹出气候的变迁。小时候不懂,只觉得母亲念叨的很有趣。长大后才明白,那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世世代代人们的经验总结,是生活里最实在的智慧。 很多时候,这些古老的谚语比天气预报还灵验。它们伴随着农耕社会的节奏而来,帮助人们安排农事,也抚慰人们对季节更替的期待。 其实,不只是“交七月节,夜凉白天热”,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候歌谣:南方人看梅雨,北方人盼秋凉,西北人识得风沙,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