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本人所用的软件——安全软件篇

接触安全软件是在1999年chi病毒爆发的时候,那时候刚好宿舍的电脑被感染,从一个光盘里安装上了熊猫的杀毒软件,能升级,通过扫描查找出来了大量的病毒,这是和病毒以及杀毒软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时候就感觉杀毒软件好神奇啊,特别是对熊猫这个来自西班牙的杀软充满了好感,一直到现在对这个软件的印象都不错。

再次使用杀毒软件是在2003年的时候,那时候公司的电脑中了一种欢乐时光病毒,当时用瑞星扫描出来的,感觉很兴奋,那时候对瑞星很是崇拜,特别是对它头上的光环,什么公安部认证,什么全球首次截获什么什么病毒等等,那时候已经知道防火墙的重要性,公司的电脑装的就是瑞星加天网,看到天网跳动的窗口,好庆幸自己的电脑没有被攻击到。

到2004年,终于有了自己的电脑,首先想到给自己的电脑装上熊猫,可惜找不到序列号,想装瑞星,也是没有序列号,最后找到了中天论坛,应该是最早的安全论坛之一,现在早就改行了,在中天上找到了瑞星升级器,但是不满足,又寻觅,找到了霏凡论坛,可以说我的安全知识大部分都在这个论坛所取得,到了这个论坛才知道,世界如此之大,竟然还有Norton,nod32,McAfee,pc-cillin(趋势),金山,江民,avast,avair…….通过比较,最后选择的是mcafee7.0i,防火墙用的是za,后来一直就是mcafee的追随者,一直到8.0,8.5,8.7,防火墙换成了pctools,一直用的很好,期间也换过几个杀软,仅仅是体验了一下。可以说mcafee保护了我的爱机免受病毒的攻击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的是我的电脑老了,老的扛不动8.7了,因此2009年7月份的时候决定,换一个杀软,因为我觉得,杀软就是为人服务的,不能让它卡机。

现在对安全软件的理解,又高了一个层次,一个电脑用的安全软件必须包括防病毒,防黑客,还有hips,选来选去选中了360杀毒加comodo,360了杀毒引擎毕竟是来自bd,虽然不像官方吹得那么厉害,但也还算不错,comodo包含防火墙和hips,都是经过时间的验证,最重要的是这两个软件都免费,不占用资源,还算智能,因此我给大家推荐的一个组合就是这个。第一个组合360杀毒+comodo。

进入2010年后,偶尔发现avast!5.0要出的消息,现在公司的电脑上实验了一下,5.0占用资源真的很小,系统启动后仅仅只有130m的内存占有量。而且查杀率比360要高,监控也全面,虽然现在还是beta,但是已经开放了注册,离正式版也不远了,所以决定,家里的电脑也用这个,现在的组合avast!5.0+comodo。

文章的最后给大家推荐几个我个人认为性价比比较高的组合,供大家使用,所推荐的组合全都可以长期使用。

第一个组合:mcafee+pctools

第二个组合:360杀毒+comodo

第三个组合:avast!+comodo

Read more

蟋蟀:童趣以及文学作品

蟋蟀:童趣以及文学作品

这几天读修・莱佛士的《昆虫志》,本来以为是一本科普昆虫的读物,看了之后才发现,远远不是。它更多的是借助昆虫这一微观载体,折射出人性、社会与历史的复杂光谱。书中各章后附的大量参考文献,恰恰彰显了其跨学科视野与严谨的学术根基。作者穿梭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之间,将昆虫与人类世界的千丝万缕娓娓道来,让我们在观察自然之妙时,也窥见了文化的深邃映射。 当我翻至“蟋蟀”章节,许多回忆与感触油然而生。 童年的蟋蟀记忆 童年时,蟋蟀是我们的天然玩伴。那时的蟋蟀大致分两种:一种头型似三角,像极了警察的帽子,我们叫它“警察帽”;另一种更常见的是圆头,体型也更大。 夏末秋初的傍晚,田埂、草丛、石缝中,蟋蟀的鸣声此起彼伏。我们常循声而去,扒开草丛仔细寻找,一旦捉到便如获至宝,放入小纸盒中,蹲在地上看它们弹动须脚。有时还会互相较量,比比谁的蟋蟀更显“威风”。一只小小的蟋蟀,足以承载半天的欢乐。 真正让我对这小生灵生出羡慕之情的,是小学课本上一篇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中的一篇课文《蟋蟀的洞穴》:“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

By laoliu
ETC坏了之后

ETC坏了之后

前两天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车上的ETC坏了。去的时候还没有注意,从郑州南站的绿色通道直接冲了过去,下高速的时候不抬杆。工作人员拿着我的卡刷了一下,应该是没有刷上,然后问我是从那个站点上的高速,我说郑州南站,然后处理了一下,人工抬杆了。 回来的时候,发现还是不抬杆,我有插卡拔卡了一下,也没有滴滴的声音了,这才意识到设备坏了。只好走人工通道。这个ETC是我在 2019 年通过支付宝办理的,当时没有收取费用,但签了一份“三年不能注销”的协议。如今时间一晃到了 2025 年,这份协议早就到期了。 郑州南站下高速口就有河南ETC官方的办理网点,咨询了一下,必须先要注销掉原来的才能重新办理。好在支付宝里注销也比较方便,3个工作日就已经注销掉了。 为什么换成本地ETC 当时在支付宝办的ETC是山东高速的,在河南用也没什么问题。但考虑到以后的 售后问题,我还是希望用本地的ETC。用着也放心,万一坏了,售后直接去网点了,也不用快递来快递去的。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办理ETC是因为,郑州这边有周边站点上线高速通行用ETC可以免费的政策,而我接送女儿要两个来回,一周可以节省100多块钱的

By laoliu
“人死后朋友圈会消失吗?”热议背后,独立博客教你守住数据

“人死后朋友圈会消失吗?”热议背后,独立博客教你守住数据

最近,一个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人死后朋友圈会消失吗?” 许多网友在感叹之余,也不免担心自己的数字遗产:如果多年未登录微信,账号里的聊天记录、朋友圈、照片、文件会发生什么? 对此,微信客服回应称,如果账号 长时间未登录(通常超过一年),系统可能会 自动回收。回收时间会根据使用情况综合判定,而被回收的账号,所有内容将 永久清空,无法恢复。(IT之家) 这则消息看似简单,却透露出一个令人警醒的事实:在平台规则面前,你的内容并不完全属于你。 平台账号的脆弱性 我们常常误以为,存放在微信、微博上的内容就是“自己的”,殊不知,它们只是暂时寄存在平台数据库里。 * 一旦规则变动,数据可能瞬间消失; * 即便导出备份,新旧版本兼容性问题可能让恢复变得困难; * 平台永远掌握规则,用户只能被动接受。 这让人不得不反思:依赖平台存储内容,意味着把数字生命的一部分交给别人掌控。 独立博客的价值 相比之下,独立博客提供了真正的控制权和安全感: 1. 数据归属明确:域名在,服务器在,

By laoliu
情怀已死,生意万岁?

情怀已死,生意万岁?

看了我的文章《输赢之外》的小伙伴应该知道了我伪球迷的身份,为什么我说我是伪球迷呢,是因为我本身也没有球迷那样的纯粹,但是偶尔也会喜欢看看比赛,对自己喜欢的球队的输赢也会患得患失。写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希望改正之,想的办法一个是更少的关注曼联,另外一个就是把格局放大,只要是精彩的比赛都喜欢看。这样做了之后,感觉好多了, 所以,我也只能做一个伪球迷,而情绪这玩意也真的很莫名其妙。 就是前几天,欧洲五大联赛夏季的转会窗关闭了,英超一个联赛就花了三十亿欧元,其他四大联赛加起来才二十九亿。热闹的背后,是赖着不走、罢训逼宫、指定下家的各种戏码。看完这些,我忍不住叹一口气——足球,好像越来越像一门生意,而那份纯粹的情怀,正在慢慢远去。 整个转会期,比宫斗剧还精彩:有人赖着不走,非得熬到最后一份大合同;有人指名道姓,只去某一家俱乐部;有人干脆罢训逼宫。竞技体育原本该是热血、荣耀、情怀,可当它彻底变成了一门生意,这些闹剧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一切都是生意,别再谈什么情怀。 英超凭啥能一家独大? 这几年,英超越来越像个“超级资本收割机”

By la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