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屁沟”为什么这么火?

“这样舔屁沟我很激动”(舔屁沟)广东媒体2009年制造的新流行词,有网友说这是广东媒体人的骄傲,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该报社应该嘉奖那个发明了新词的职员。不过,个人关注点不是谁发明了这个词,又或者是这个词有什么深入的内涵,而是一个好像不太文雅的词汇既然能成为流行的热门词,他说明了什么问题?

舔屁沟”为什么这么火?

近日各大论坛都在热议“舔屁沟”事件,有网友指深圳这个城市除了《南都》之外,没有一份真正做新闻的报纸,这才是对这个城市和人民的侮辱。也有网友指,公正地说,这篇稿子,只有“这样舔屁沟我很激动”这一句才是真话。但笔者认为,从报社记者跟随报道的那次地方官员视察活动来看,该市领导还是很务实的在为民解忧,为民奔劳,这点应该是值得肯定的,歌颂宣传一下也是应该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网友热议“舔屁沟”事件,一是因为事件过程的被娱乐化,二是“指桑骂槐”,借着火势对某些地方官爷发泄不满。不客气的说,当今社会官腔官调已经成为媒体和百姓最厌恶的语言,看着打瞌睡,听着反胃。真正的原因官爷们心理最清楚,逢开会,逢视察,那番肺腑之言(简称废话)一个三岁小孩估计都可以背得出来了,而我们所谓的地方官员仍津津有味的在朗诵;而“舔屁沟”事件的火爆,也再次验证了网民“厌恶庸官”的一面。

公务员借出国考察之名公费旅游被揭露,某局长抽“高价”烟被批等等事件,都说明了网上 “批庸”、“揭贪”的热潮正在迅速蔓延,同时也应证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可我们的地方官父母官依然不当回事,不以身作则,乐在庸俗中,可悲。

胡主席告诉我们干事要“不折腾”,而那些官爷却喜欢使劲折腾,一些地方官为民累死累升天,一些官爷贪财庸俗吐大烟,真让人难受。

目前,刊登此稿的文章帖子,以及和搜索引擎的图片已经全被删或屏蔽,有网友发帖要求《南都》登报向深圳市领导和市民道歉。不过,笔者担心这篇文章涉及的人员很有可能会被处分或者炒鱿鱼,按理说这次事件是相关工作人员有错在先,受到一些处罚也不为过,但这纯粹是一次“失误”也希望该报社能从轻处理。

从这次刊登的新闻报道来看,相关地方领导节日能出门体察民情,听取民意也是一件好事,只要真正是为民办实事而不是为了出镜上报走官场,老百姓还是会看到的,希望他大人不计小民过。再有就是,这次事件也为广大报刊编辑提了个醒,以后有什么“心里话”要说上网发论坛就行了,别在修正稿上做批注,虽然是气话但丢了饭碗就不值得了。

题外说一下网民:我觉得有必要设立个“十大杰出网民”奖来奖励我们可爱的网民,因为他们正义得以弘扬,因为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事件背后的真相,因为他们互联网仍然充满着“爱”与“纯真”,向他们(可爱的网民)致敬

新闻背景:

深圳市委常委李意珍,在农历新年前到长城开发科技园区,与300多名到深圳建设的民工共同包饺子、吃饺子,《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跟随做采访报道。该记者以官方媒体常用歌颂语调对市领导视察活动进行了报道,当采写文章送达报社,编辑看后十分反感,将有关字句用黑线框了起来,要求删除,并批注了一句“这样舔屁沟”。没想到排版员竟“理解错误”把它改写成“这样舔屁沟我很激动”,直接印刷出街。

于是,上个月22日读书看到的《南方都市报》A6版“深圳是你们第二个家,市有关领导与外来工一起包饺子”一文便出现了“这样舔屁沟我很激动会上,一首《祝酒歌》将活动现场气氛推到了高潮,领导们与外来工们手牵手,大家载歌载舞,现场一时成了欢乐的海洋。”的一句话。近日这篇文章被网友发现,于是上传上网,没想到这个帖子被迅速在各大网站论坛转载,“舔屁沟”也就成为了2009年新热门词汇。

Read more

十五年后:一个家庭的沉沦与命运的回音

十五年后:一个家庭的沉沦与命运的回音

十五年前,我写下《郁闷,这个世界还有这样无耻之人》这篇文章时,内心翻滚的不是小事的愤怒,而是对底线被践踏的失望。邻居从我家拉电线充电,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最后竟连我家的充电器都“借用”。甚至因为我给他写了纸条,还想打我。当时我说:“这个世界还有这样无耻之人”,只是没想到,十五年后再听到他们家的消息,竟是一出更荒诞的悲剧。 那家的男人已经去世。留下两个老婆争房产,最后还是他儿子获得了这套回迁房。他的儿子大学毕业了,却像一艘没有舵的船,一路磕磕绊绊: 交房一年来,看他儿子在业主群里抱怨,被电梯夹了不止一次,骑车进地下室摔过多回,车轮卡在道缝中,正常走路还能摔个仰八叉。毕业后没有工作,前不久小区换物业的时候,经介绍在小区做监控员,不服从管理员的管理(其实也是小事,人家让他把桌子上保持整洁,他就是不听,弄的乱七八糟的),和物业经理骂了一架,被辞退。邻里原想通融一二,以他母亲那无理取闹的性格,当然是又去物业把物业经理骂了一顿,结果也就那样了。 前几天偶尔和一个邻居聊起他家的情况,那个邻居说,他要打你那不是基本操作嘛,人早年曾在派出所拿刀扎他自己母亲,打你都是轻的😅。如今看来,

By 老刘
天上有雨,未落人间——说说《需卦》

天上有雨,未落人间——说说《需卦》

《易经》六十四卦中,《需卦》排在第五。 前面几卦,乾坤是天地之本,屯是起步之难,蒙是启蒙之初,到了第五卦——《需》——天地间万象已动,人也有所思、有所欲,但偏偏,这一步还不能迈出去。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等,不是停,是蓄。 卦象:天上有云,水未落 需卦的卦象是:上坎(☵,水)下乾(☰,天)。 水在天上,正是积雨之象。我们站在地上,仰望天空,望着那片厚厚的云,知道它迟早会落雨,但此时此刻,还未滴下哪怕一丝甘露。 这就叫“需”。 你知道目标在前,力量也已在身,但时机未到,不能躁进。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已经准备好了,但世界还没准备好接住你。” 这不是消极,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

By 老刘
小米SU7又出事了,我们到底该怪谁?

小米SU7又出事了,我们到底该怪谁?

6月11日晚上,郑州街头,一辆小米SU7失控连撞十几辆车——电动车、小轿车都没躲过,车头几乎报废,现场一度混乱不堪。更早之前,安徽那起SU7高速起火致三人死亡的事故也还没从大家脑海中淡去。 姑且不说到底是不是智能驾驶的原因, 也有很多它的粉丝说比亚迪出事多少多少,归根到底还都是电车的问题,那么电车怎么老出事? 是车太猛?人太嫩?还是对“智能驾驶”理解太美好? 动力太猛,新手真心顶不住 先说车。SU7有多猛?顶配版零百加速2秒多,马力直接干到1000匹以上,这种性能放在燃油车里,那就是超跑级别。 但问题是,买它的大多是年轻人,很多是人生第一辆车,甚至有的刚拿驾照没多久。这种“猛兽”配“新司机”的组合,说实话,确实危险系数高。一脚电门下去,车先冲出去了,人还没反应过来。 郑州这次的女司机,就是刚提车不久。车一失控,根本刹不住。不是她不会开,而是这车给新手的容错空间实在太小了。 智能驾驶不是“放手驾驶” 再说智能驾驶。小米宣传的NOA、

By 老刘
站在新高考的起点:对两年后女儿的期许

站在新高考的起点:对两年后女儿的期许

2025年的高考今天落幕,这是“3+1+2”模式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从改革到首考,从认知到实践,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测量,更是一种教育方向的宣示。 作为家长,我对这次高考有三点深刻感受: 一、语文卷:不再“刷题”,更考“立志与思辨” 今年全国卷一作文聚焦“民族魂”,从老舍、艾青、穆旦的文字中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情怀的不同方式 。考题不仅强调情感共鸣,也要求结构逻辑清晰,表达真诚、语言自然流畅 。 这道作文开放而不空洞:任何有生活、有思考的学生,都能找到表达路径;但能够精准逻辑、有独立见解,并融入素材,便是真高分。 这使我明白,真正的语文能力,不在于套路,而在于“你是谁”——有温度、有思想、有立场。 二、历史题:文言与史料,强调跨学科理解 今年历史全国卷大量使用文言史料,并引导学生依据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评析与判断

By 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