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最好的时间容器
前几天,加入多年的“十年之约”QQ群被腾讯封了。这事儿引发了一系列风波,项目负责人也换了,还有人冷嘲热讽:“十年之约自己都没坚持十年”。
说实话,我当初加入这个项目,就是给自己一个写博客的提醒,没想太多别的。可人多的地方是非多,这是没办法的事。博客能不能坚持下去,其实和加不加入什么组织没有太大关系。这取决于你的初心。
如果你的初心是想靠博客赚钱,我估计很难坚持十年。毕竟,大部分博主都赚不到什么钱,变现之路远比想象中要坎坷。但如果你只是想通过博客留下点东西,并且能从写作中以及日后的重读中找到乐趣,那有没有组织都无所谓,你照样会坚持很久。这种纯粹的乐趣,才是最持久的动力。
昨天,老张问我为什么联邦宇宙里突然出现了好多我2019年甚至更早的文章。
其实是因为我在整理博客。当初从 Hugo 转到 Ghost 时,我用 ChatGPT 写了个小程序来转换,结果不是很完美,很多文章都没分类。趁着下雨天没事,我就把那些没分类的文章重新分了分。虽然没有重新发布,但不知道怎么的,这些文章就同步到了联邦宇宙里。今天看了看老张的长毛象,好家伙,几千条嘟文了。这一下子,把我的老底都给翻了个遍。
在给旧文章分类的过程中,我也顺便回顾了过去。虽然那时候的文笔和现在有很大区别,有些句子现在看起来甚至有些幼稚,但从中我看到了这十几年来互联网的变迁,也看到了我女儿从还在襁褓中到蹒跚学步再到慢慢长大的过程。很多事我早已不记得了,却能从文章中找回从前的记忆。那些曾经的困惑、喜悦、迷茫和坚持,都通过文字被重新激活。
我想,这或许就是坚持写博客的意义所在。它不仅仅是记录信息,更是在记录时间。
这十多年来,我的博客也曾断更过,博客程序也从 WordPress 到 Hugo 再到 Ghost,但数据一直都保存着。WordPress 的强大和臃肿,Hugo 的轻便和静态,再到 Ghost 的简洁和专注,每一次平台的更换,都代表着我对博客形式和内容的不同理解。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内容才是最核心的。反观一些曾经很火的平台,比如 百度空间、新浪博客、网易博客... 如今都已成为历史。现在大火的公众号、各种号,将来某一天,当有更吸引人眼球的事物出现时,它们或许也会成为过去。
只有自己的博客,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它就像一个数字化的日记本,记录着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和思想变迁,不受任何平台的限制,只要你想,就可以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