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杀毒软件的一点感想
这几天,我一直在折腾各种杀毒软件。事情的起因,是一个熟人单位里发生的一起网络诈骗。单位里一位员工因为点击了不明链接,不小心中毒,黑客随即接管了他的钉钉账号。接下来就是老套路:建群、拉人、冒充发工资补贴,让大家输入银行卡号。可别小看这招,受害的人不少,听说损失最大的一位,损失相当的严重。
这件事让我再次意识到,网络安全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风险。尤其最近“银狐木马”在网上泛滥,更让我觉得杀毒软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为什么折腾杀毒软件?
很多人都说现在病毒少了,而且Windows自带的杀毒软件也足够了,说实话,现在很多新型木马的第一步,就是要绕过 Windows Defender,所以单纯依赖 WD,并不能让人放心。这几天,我几乎把主流的杀毒软件都试了一遍:
- 腾讯 IOA 基础版:资源占用少,系统流畅;智能弹窗过滤很安静;没有广告;还能后台一键部署到家里的几台电脑;关键是免费(能免费部署500台),而且是腾讯重点发展的项目,检测能力还行,其出身让人感觉不如360等专业的杀毒软件让人心安。
- 360 企业安全云:基础功能免费,也没有广告,功能不少,检测能力强,但卸载体验实在糟糕。卸载麻烦不说,卸载后,还会帮你装回 360 卫士,让人心生反感,我都卸载没有广告的了,你自动再帮我装个有广告的,我图啥?而且是强制安装,就这一点,PASS掉。
- Avast 免费版:国外口碑不错,优势是带有免费防火墙,但更新速度不算快,误报率也有点高。其实也不能太怪它,因为国内的一些软件,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小动作,被拦截也很正常。这个杀毒软件是免费杀毒里唯一带防火墙的,缺点是有广告,虽然可以去除,但是也有点不爽。
- ESET Internet Security:老牌杀软,轻巧干净,但价格摆在那儿。具卡饭的网友反馈,监控有漏毒的可能,这里是指,扫描可以扫描出来病毒,但是双击文件,可能不会报毒。
- 卡巴斯基:检测能力全面,没有短板,但资源占用相对大些。另外就是收费。
- 火绒:国产小而美,流畅度极佳,但缺少云查杀和主动防御方面的深度。
- McAfee:流畅,但是不要做全盘扫描,这会卡的怀疑人生。但是缺点是基本上依赖云,但是国内可能连接不畅,导致防护不足。
比较下来,我最后还是选择了 IOA。它虽然不是最强的,但综合体验最符合我自己的需求:安静、省心、流畅。
Simplewall:一个小而美的补充
除了杀毒软件,我还加装了 Simplewall。它是一个体积很小的开源防火墙工具。Windows 自带的防火墙其实功能不少,但问题在于:
- 界面不够直观,普通用户很难看懂规则;
- 程序联网时,默认不会给出提示,需要手动配置,体验不友好。
Simplewall 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些弱点:
- 程序要联网时会有明确提示,让你自己决定放行还是阻止;
- 界面简洁清晰,不复杂;
- 开源、轻量,不拖慢系统。
它和 IOA 这样的杀毒软件搭配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防护:杀毒软件负责查杀和行为监控,防火墙负责把好“出入口”。
杀毒软件不是万能的
不过话要说回来,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再好,也不是万能的。很多病毒、木马、诈骗,并不是靠技术,而是靠人性的弱点来得手。那位点击不明链接的员工,如果当时多想一步,也许就不会上当。换句话说,安全软件只能帮你“兜底”,真正的安全,还是靠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习惯:
- 软件下载要谨慎:只去官网下载,不要随便在搜索引擎里点广告链接下载。最好检查安装包的数字签名,确认来源可靠。
- 不要轻信陌生链接:尤其是在聊天软件、邮件里出现的所谓“补贴”“通知”“优惠”,先验证,再点击。
- 双重验证很重要:能开二次验证(手机短信、动态验证码)的账号,都要打开。即便密码泄露,也能挡住一部分攻击。
- 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很多漏洞攻击就是利用过时的系统和程序,及时更新比装十个杀毒软件都管用。
- 保持怀疑:网络世界里,凡是听起来“好得不真实”的信息,十有八九是陷阱。
写在最后
就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博客圈里一位群友分享了他的经历:他在搜索引擎里搜“钉钉下载”,结果下载了一个带病毒的安装包,安装后直接中招。其实,这样的坑很多人都踩过。这也再次提醒我们,除了谨慎之外,装一款靠谱的安全软件,配合合适的防火墙,依然是必要的。
没有哪一款软件能保证“绝对安全”,但我们至少能通过选择合适的工具,加上良好的上网习惯,把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