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广播的二三事

今天看博友灰常记忆和伪医生律师都提到广播电台的事情,不禁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

很小的时候,家里还是有线广播,大概是又红又专的年代留下来的吧,这个广播早上、中午、晚上都会播放一会,一般都是和生产队的喇叭同步的。曾经很好奇的问母亲,为什么中央人民会“光着腚出来”。母亲告诉我,不是光着腚出来,是广播电台。那时候特别喜欢听中午的评书《杨家将》、《岳飞传》等都是那个时候听的。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生产队的喇叭还响,家里的广播不响了,可能是从电线被挖断了。后来上初中的时候,乡里又搞过一次有线广播,我和我哥都很兴奋,可惜的是沿途的线路接的太垃圾了,就是一个应付差事的豆腐渣工程,广播里的声音小到耳朵贴上去都听不太清楚。为此,我哥还根据高中物理中学的知识,用三极管设计了一个放大电流的线路,但是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电台情缘

应该是在我上小学后,父亲从外地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个小的,白色的收音机。放学后,先打开收音机听小喇叭,最喜欢听的是孙敬修爷爷播讲的《西游记》。一句“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嗒嗒”,是多少70、80后不能磨灭的记忆。印象比较深的节目有评书《三侠五义》、《白眉大侠》、《童林传》、《大刀王五》,以及歌曲《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少年壮志不言愁》、《月亮走我也走》等。那个年代基本上娱乐的节目很少。基本上都是新闻、评书、戏曲之类的。很多人都知道央视春晚,但是很多人一定不知道在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有春晚,不过不是直播的,应该是把往年的一些精彩的节目集合到一起做成的。我哥听过几次,我那时候兴趣不大,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上高中的时候,我哥从北京放假回来,带回来一个全波段的收音机,在我死磨烂缠下,送给了我,这个收音机在天水的一个山沟沟里陪伴了我4年的高中时光。那时候特别想听的时候天水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音乐节目,因为这个电台有调频立体声的频率。可惜的是我在那个山沟里距离市区有点远,信号不好。所以,周末我想听了,要爬上一座小山,在那戴上耳机听一会。那时候最常听的是台湾一个电台,用短波接收。因为台湾的电台明显娱乐性更强一些,播放的流行歌曲比较多。

上大学之后,常听的是寒江的《午夜悄悄话》。宿舍里的保留节目,这个节目是一档情感类节目,很多遇到感情困扰的男女,打电话给主持人,主持人给建议。其他的电台也有类似的节目,为啥听寒江的,是因为,他比较犀利,有时候直接会骂人。还曾经以练听力为由,听美国之音和BBC的节目,结果激励乌拉的啥也听不懂。

再后来,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就很少再听广播了。两方面的原因吧,一个是娱乐方式多了,另外一个是电台的节目质量也差了,广告太多了,偶尔开车的时候听一次。

Read more

天上有雨,未落人间——说说《需卦》

天上有雨,未落人间——说说《需卦》

《易经》六十四卦中,《需卦》排在第五。 前面几卦,乾坤是天地之本,屯是起步之难,蒙是启蒙之初,到了第五卦——《需》——天地间万象已动,人也有所思、有所欲,但偏偏,这一步还不能迈出去。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等,不是停,是蓄。 卦象:天上有云,水未落 需卦的卦象是:上坎(☵,水)下乾(☰,天)。 水在天上,正是积雨之象。我们站在地上,仰望天空,望着那片厚厚的云,知道它迟早会落雨,但此时此刻,还未滴下哪怕一丝甘露。 这就叫“需”。 你知道目标在前,力量也已在身,但时机未到,不能躁进。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已经准备好了,但世界还没准备好接住你。” 这不是消极,而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

By 老刘
小米SU7又出事了,我们到底该怪谁?

小米SU7又出事了,我们到底该怪谁?

6月11日晚上,郑州街头,一辆小米SU7失控连撞十几辆车——电动车、小轿车都没躲过,车头几乎报废,现场一度混乱不堪。更早之前,安徽那起SU7高速起火致三人死亡的事故也还没从大家脑海中淡去。 姑且不说到底是不是智能驾驶的原因, 也有很多它的粉丝说比亚迪出事多少多少,归根到底还都是电车的问题,那么电车怎么老出事? 是车太猛?人太嫩?还是对“智能驾驶”理解太美好? 动力太猛,新手真心顶不住 先说车。SU7有多猛?顶配版零百加速2秒多,马力直接干到1000匹以上,这种性能放在燃油车里,那就是超跑级别。 但问题是,买它的大多是年轻人,很多是人生第一辆车,甚至有的刚拿驾照没多久。这种“猛兽”配“新司机”的组合,说实话,确实危险系数高。一脚电门下去,车先冲出去了,人还没反应过来。 郑州这次的女司机,就是刚提车不久。车一失控,根本刹不住。不是她不会开,而是这车给新手的容错空间实在太小了。 智能驾驶不是“放手驾驶” 再说智能驾驶。小米宣传的NOA、

By 老刘
站在新高考的起点:对两年后女儿的期许

站在新高考的起点:对两年后女儿的期许

2025年的高考今天落幕,这是“3+1+2”模式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从改革到首考,从认知到实践,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测量,更是一种教育方向的宣示。 作为家长,我对这次高考有三点深刻感受: 一、语文卷:不再“刷题”,更考“立志与思辨” 今年全国卷一作文聚焦“民族魂”,从老舍、艾青、穆旦的文字中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情怀的不同方式 。考题不仅强调情感共鸣,也要求结构逻辑清晰,表达真诚、语言自然流畅 。 这道作文开放而不空洞:任何有生活、有思考的学生,都能找到表达路径;但能够精准逻辑、有独立见解,并融入素材,便是真高分。 这使我明白,真正的语文能力,不在于套路,而在于“你是谁”——有温度、有思想、有立场。 二、历史题:文言与史料,强调跨学科理解 今年历史全国卷大量使用文言史料,并引导学生依据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评析与判断

By 老刘
荔枝路远,道在人心——从《易经》看李善德的一生

荔枝路远,道在人心——从《易经》看李善德的一生

马伯庸的小说《长安的荔枝》及其改编剧集,看似讲述一场跨越千里的荔枝运输奇旅,实则以小人物的遭遇折射盛唐末期政治、社会、文化的真实图景。主人公李善德,这位从九品小吏,在完成“运荔枝”这一看似荒诞实则关乎权力的任务中,演绎出一部小人物在大时代中如何“知命”、“尽性”、“归真”的命运史。 本文尝试以《易经》的视角,借其卦象与哲思,还原李善德的命运轨迹与精神转化。 一、《屯卦》:困中求进,命运起始 卦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象征万物初生,动荡未定。李善德身为地方文吏,无权无势,却在极为不利的局势中被委以“千里送荔枝”之命——这是危也是机。他组建了一支临时小队,历经风雨山川、盗贼瘴气,表面是传荔枝,实则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这正是“屯”卦中的“利建侯”

By 老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