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N1的硝烟还没有散去,儿童的手足口病又卷土重来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但传播途径复杂,无有效的疫苗预防,儿童和散居婴幼儿为高发人群,尤其是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4月~9月为高发季节。如果孩子出现发烧、呕吐、皮疹等症状时,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儿童家长要提高警惕, ,强调科学预防,增强婴幼儿的抵抗力,是让宝宝避免手足口病伤害的关键。

宝宝(婴儿)如何防治手足口病

那如何防治呢?“营养免疫”提高内在抵抗力是关键所在!研究表明,乳铁蛋白是母乳中含量特别丰富的免疫活性蛋白之一,它不受胃液及消化过程的破坏,可以直接进入体内,具有抗菌、抑菌、抗病毒、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的功能,而乳凝集素具有调节粘膜免疫的作用,对婴儿免疫系统有长期的影响。专家建议,如果母乳喂养困难或是已经断奶,那就最好选择富含这两种免疫成分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从而有效防范病毒侵袭。

良好卫生习惯有效”截源”

针对当前手足口病频发的现象,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专家分析,将手足口病病毒带给孩子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托幼机构中已经患病的孩子,二是每天与孩子密切接触的可能沾染病毒的家长。所以,预防手足口病,一定要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幼儿园的卫生。

由于家长外出的场所较多,接触人群较为复杂,手部接触物多样,专家建议家长们在回家后,先把外出时穿的外套换下来,彻底清洗双手和脸颊,以免在与孩子亲密接触时把病毒传染给孩子,同时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避免孩子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

此外,应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习惯,保持玩具清洁,纠正孩子吸吮手指、抠鼻孔及咬食玩具等不良小动作。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看护人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同时,专家还强调,儿童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到镇街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尤其是高烧反复不退的孩子,家长一定要送院治疗,必要时住院观察。

解释1 什么是营养免疫

透过天然、健康、完整、均衡、纯净且多样化的营养,滋养免疫系统功能,进而运用自身的力量去抵抗无止尽的病毒侵袭。功能良好的免疫系统随时都处于备战状态,为人体负起抵挡病毒,甚至能抵抗长期的环境污染的侵害。

解释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症状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患儿感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发热38℃左右。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恢复正常。

参考自 搜狐育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