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万物可做蒸菜的河南人来说,春天就是吃货的天堂,从白蒿到榆钱,从构树花到槐花,拌上面一蒸,用蒜汁辣椒一调就是妥妥的美味。而榆钱不仅可以做蒸菜,还能做成窝窝头。

小时候,其实是不太喜欢吃这种东西的,总感觉是没有喧腾腾白面馒头好吃。长大了,生活条件好了,人也就开始矫情怀旧了,总是怀念那一抹难以忘怀的味道。但是在钢筋混凝土包围的城市,很难找到榆钱了,就算有,也早就被大爷大妈们薅干净了。
上周末,在小区门口发现有老太太在卖榆钱,问了一下10元一斤,没有舍得买,前几天又问了一下,已经降到5块一斤了,花了10块钱,买了一大袋子。回家清洗干净,专门打电话问老妈具体怎么做。老妈说,最好是用杂面来蒸,吃起来才香,并且面不要放太多,不然就不是吃榆钱了。赶紧又去市场里买了黄豆面,玉米面高粱面,又加了一些白面和榆钱拌在一起,团成团,中间弄个洞,做成一个圆锥状。放进锅里,水开后蒸20分钟,出锅就可以了。

味道确实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吃惯了细粮的这个年代,就连女儿也很喜欢吃。早餐不怎么吃东西的,都能吃上一整个。可能也是因为一年也就只能吃这么一次吧。
本文首发于:就是这个味, 榆钱窝窝头-图南博客
我感觉还是洋槐花好吃
@网友小宋: 各有各的味道
看着很不错啊
@书签网: 谢谢
我们这面没有这个。记得小学时有往篇课文是描写“榆钱”的,在那个物质不是特别丰富的年代。在我的想象里它就像饼干一样的东西挂在树上。哈哈。
@小陈故事: 主要是河南这边那个年代,尤其是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是啥都吃啊
@眼镜老刘: 记得课文里后段写的是作者想吃榆钱饭而不得。看得我口水都差点流下来了。
@小陈故事: 这篇课文,我也学过。
@山林: 应该是刘绍棠的《榆钱饭》
这是是不是野菜?吃惯大鱼大肉,偶尔吃吃这个也不错
@美樂地: 算是野菜吧,不过是树上长的,榆树的种子
有一段时间没来了,感觉网站速度快多了!
感觉还不错,就是没吃过,哈哈哈
@小熊: 矫情怀旧,这让我想起我老家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百草都是药,只要你用得着。放这里,换几字好像也说得通,,只要你喜爱,百叶都是菜。
@wys: 这个还真是的,百叶都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