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秦风·蒹葭》
昨天晚上和女儿玩古诗飞花令的接龙游戏,飞的是一个“白”字。话说随着女儿古诗词背诵量的增多,我脑子里的这点诗的储备是捉襟见肘。以前玩这个游戏赢她是很轻松的,现在很多时候,我已经不是对手了。
在玩的时候,脑海里忽然出现了这首“蒹葭”,于是立刻对了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女儿说,你也知道这首诗啊。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就着这个话题,和女儿讨论里一下《蒹葭》这首诗。我问女儿,这首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女儿说,可能是一首描述爱情的诗歌吧。但是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又不是,说是一首友情诗。和女儿聊了一下,由于天也比较晚了,女儿也快睡着了,也就没有去查看详细的资料。
早上打开网页,查找这首诗的讲解,发现这首诗还真的有很多种的含义:
其一,爱情诗,描述了怀念情人,对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
其二,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
其三,友情诗,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思念。
那么蒹葭到底是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的诗呢?
“蒹”指的是还没有长穗的荻,而“葭”指的是刚初生的芦苇。因芦苇过于常见,在古诗《韩诗外传卷二》、《意中缘·悟诈》中所提到的蒹葭,都是用来被比喻成微贱的意思。
在寂寞清秋的早晨,秋水如练、白露为霜,诗中主人公在芦苇丛生的岸边张望,他所思慕的“伊人”既若有若无,又宛然在目。无论怎样求索,“伊人”终不可得。只有苍茫的秋水和挂满露珠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凄迷而又感伤。
那伊人到底是谁呢?
无法确定!
可以是好友,也可以是心爱的人。之所以现在很多人把这首诗默认为是爱情诗,可能和琼瑶的小说《在水一方》有关吧。但是古诗词之美就是在于这些未知的问号,有一千个读者,可能就可以有一千位“伊人”。
所以我们无需纠结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只需品味其中的美就足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一样的美。文中最吸引我的是那个图“配眼镜,不但免单还送钱”,我想了想,就不让老板亏本了,眼镜就不用配了,省得浪费成本,直接就送钱吧,这样节约点,哈哈哈哈哈哈
[流汗] [流汗] 那还不得赔死,这样多好,大家都好
刘总应该挺喜欢文学的吧,上次研究了床前明月光的床。 [呲牙]
文学还好吧,喜欢看看书什么的,基本上都是陪女儿读这些,对于不明白的会想办法查查资料
《等待戈多》中,被等待的戈多究竟是谁?《蒹葭》中,被追求的伊人究竟是谁?或许这样的问题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总体来说,我认为这些意象或许都只是简单地指代「美好的事物和感情」。一说「戈多」指代缥缈但又给人支撑的希望,或许这里也可以这么认为。
“美好的事物和感情”,我记得当初老师就是这么说的~ [赞]
围观大佬 [鼓掌] [鼓掌]
应该就是美好的事物和感情
大概率是爱情诗,而且是那种相爱,却无法携手的处境。
谁知道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
是首有感情的诗。
有时候我也喜欢琢磨一些字词,比如学校微信群里发通知时喜欢加一个词“惠存”。查了一下,主要用礼物赠送别人礼物时,的谦词,敬请别人保存,收下的意思。而学校发的通知及文件,并不是礼物、也不是赠送给别人的东西,用“惠存”并不合适。
这个好像不是的
也不能说不是,诗经里的诗太模棱两可了
带白的话 我想起的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爱情诗,描述了怀念情人,对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 我感觉 《洛神赋》就是~ 但是 不是诗句 233
[鼓掌] [鼓掌] 以后要多备一些了,不然比不过女儿了
诗经里确实很多模棱两可的爱情故事。汉广一说男追女,一说女追男
是的,也可能是当时没有留下作者的原因